浅谈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doc

浅谈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浅谈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摘要:地籍测绘为国土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数字地籍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了地形的测量精度。笔者通过工作实践,简单介绍了数字地籍测绘技术,对数字地籍测绘技术应用于地籍调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数字地籍测绘;地籍调查;地籍数字化系统中图分类号:P231.5文献标识码:A一、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测量摄影仪、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和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的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技术。与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自动化程度高传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外业工作时间长,内业编辑工作量大,而且在操作工程中出错的几率大。数字化测绘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中,自动计算处理、自动成图,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精度高传统的测绘方法,地物点的测定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绘误差、测定误差等会导致实际的图上误差较大。数字化测绘技术中,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进行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无精度损失,避免了人工观测、记录、绘图的误差,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3)图形信息量大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乎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地貌、道路、水系、房屋、植被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数字测图时所采集的图形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易于检索。(4)整体性强数字化地籍测量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作业,并且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5)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纸测图大大减少,图根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6)碎部测量更加灵活测量碎部点坐标的方法除极坐标方法外,还可灵活采用矩形两点法、直角偏距法、平行线法、方向线支距法、各种交会法等诸多方法。碎部量测时不受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可不分幅作业,由内业成图时自动进行分幅与接边处理。二、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一)工程概述某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南北长41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924平方公里。本次测量的作业区域睢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以北,南至环城北路,北至皇台村南,沿211省道两侧各800米的带状区域。如果采用传统的全站仪进行控制点测量,按照投入3个作业组(每组5人)进行测量,无法按工期结束外业测量任务。因此,我院决定采用RTK方法进行测量,将3个作业组拆分为6个作业小组(每组3人),从而将外业测量时间压缩到30天以内。(二)基准站位置的选择基准站的建立是顺利进行测量的关键。所以选址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避免选择在无线电干扰强烈的地区,基准站四周100m内无大的电磁波辐射源,如微波站、高压线等。GPS天线平面15°倾角以上无大片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基准站至测区的视野应开阔,无高大建筑物或高山阻挡,尽量使用高增益天线,以增加作用距离。(2)基准站站址及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在较远距离工作时,将基准站设置在高楼顶或山顶上,提高参考站的高度。并将电台天线放到尽量远离GPS天线和主机的地方,以防电磁波干扰。(3)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建筑物等)。(三)外业采集数据根据地籍调查情况,运用GPS—RTK技术对实地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建筑物及其它地籍要素进行数据采集。由于测区内GPS点大多布设在道路中心,故易采用“无投影/无转换”法进行作业。架设GPS基准站,使用1+2工作模式,用两套GPS—RTK接收机作为流动站进行测量。一般取3s作为一个记录单元,在记录数据时,要求测量人员立点要准确,尽量稳住对中杆,同时画出草图,以便内业整图时提供参考。RTK方式出现后不要马上开始测量,要等GPS稳定约20min左右才开始测量,否则将有较大的误差。其作业方法及步骤为:①选择坐标系。根据要求,统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②设置投影参数。知道已知点坐标中央子午线的,采用实际中央子午线,不知道的则选择当地经度作为中央子午线,x常数为0,Y常数为500000,投影尺度比为l。③求取转换参数。分别到测区内两个已知点上采集数据,进行参数转换,并自动存储到“转换参数”中,进入转换参数,查看转换参数,打开转换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