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通用多篇)【寄语】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参考文献:篇一[1]张秀英,田晓丽,相锋,等。军队多元化护理队伍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339-1341.[2]毕江梅,范艳敏,杨辉。护理工作环境评价模型构建的指标筛选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5):1378-1379.[3]秦建芬,叶志宏,屠乐薇。护理职业环境现状测量分析与改良[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399-401.[4]夏引芳,李春华。护理职业环境的调查分析及相关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0):739-741.[5]陈景藻。疗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1-12.[6]王晓媛,程新,康洁,等。不同职称护士工作精神压力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4-6.[7]樊建民。精神科护士执业环境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20-921.[8]韩文萍,史月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20(8):78-79.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篇二【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幼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烧伤幼儿的护理过程。结果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患儿未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均康复出院。结论对烧伤幼儿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做到细致谨慎,从而将致残率降至最低、减轻患儿痛苦。【关键词】幼儿烧伤护理烧伤作为儿科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幼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对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4例烧伤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治疗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幼儿烧伤患者44例,年龄最大者47个月,年龄最小者12个月,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0例。采用三度四分法诊断标准,面积采用新九分法。其中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患儿4例,烧伤面积在15%~30%之间的患儿22例,烧伤面积在30%~50%之间的患儿15例,烧伤面积在50%的患儿3例。体表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儿1例。2护理方法2.1常规护理时刻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诱导患儿咳痰并观察痰液颜色。患儿痰液呈黑色或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吸入性损伤所致,此时做好器官切开手术准备;在患儿吸氧时观察其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若患儿症状较严重则采用面罩吸氧;为了防止患儿烧伤面受压,每隔1至2小时翻身一次进行皮肤护理;病房内湿度保持在40%左右,温度保持在25℃至28℃之间,每隔4小时对病房内消毒一次。2.2休克期护理幼儿烧伤后,会出现血浆丢失、脱水、电解质失调等症状,烧伤面积大于10%时患儿可能出现休克。烦躁、口渴、尿少以及呕吐是烧伤患儿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些患儿还伴有皮肤发绀、抽搐、惊厥、高热、面色苍白以及呼吸加快等症状,有些患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60次。烧伤面积较大的患儿在48小时至72小时间时间段内体液会大量丢失、外泄,极易出现休克症状,给患儿输液时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保持输液畅通,记录患儿每小时尿量,并根据患儿尿量随时调整输液速度,本组病例中有1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休克但均平稳度过。2.3感染期护理烧伤幼儿进入感染期后,应严格加强各方面的护理工作,这是因为此时随着患儿体液的补充恢复,病毒和细菌很可能通过剖面进入患儿体内,流进血液,突发全身侵袭性感染,最终导致败血症的发生而使患儿死亡。此阶段应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为减少细菌来源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无菌操作,确保病床整洁,医护人员时刻陪护并加强卫生宣导。在对患儿进行陪护、护理的过程中严格观察其生命体征,当患儿出现心率每分钟180~300次、呼吸每分钟50~60次、张口呼吸、点头呼吸、抬肩呼吸、体温骤降至36℃以下或持续在40℃以上等症状时,则可判断患儿已患脓毒血症,此时应通知主治医生,以采取进一步措施;当患儿出现呕吐、腹胀、腹泻、厌食、肠麻痹等症状时,应及时对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行调节。此外,若患儿出现血象监测白细胞骤升骤降、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舌苔白黄或镜面、有芒刺或舌质红绛而干裂等症状,也可判断为患儿全身侵袭性感染,此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以采取治疗措施。2.4特殊部位的护理方法2.4.1头部和面部的烧伤护理对于头部和面部烧伤患儿的护理,应稍垫高头部,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每隔一段时间变换一次患儿的头部位置,以减轻头枕部长时间受压给局部血液循环带来的影响;剪掉患儿烧伤部位毛发,降低感染几率,保证创面清洁,及时更换消毒棉纱垫。2.4.2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