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工作者的法学实践报告(优秀16篇)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结论部分是对报告主要观点的总结和概括,要简明扼要地提出建议或结论。对于想写好报告的人来说,以下的报告范文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教育工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分析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一)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法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一种是法律意识或法律现念。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是前者,但在幕后起作用的却是后者。中西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法律观念、法律文化上的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已制定法律300多件,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行政法规900多件,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却依然存在。原因固然很多,如体制、环境等等,但是,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法律观念的淡薄。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和法治文明的成果。但是中国的法制建设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其现代的法观念也必然与西方有着巨大差异。探寻中西方法观念的差异,对我国从根本上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选题在国内外的分析现状。我国学者在中国与西方的法观念相关内容上作出了丰富的分析。魏胜强在中西方古代法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解析中分析了中西方古代法观念在法的本体、法的状况、法的价值、政体形式、治国方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这些差异实际上是由不同的文化选择造成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不同土壤培养出了不同的法观念。韩振文则从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基础的角度概括了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以及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培育公民社会、构建多元的理性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公民法律观念的基本途径。在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探究一文中,何卫勇认为法律意识在公民意识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集中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我国公民应该具有的现代法律意识体现为公民意识、法律至上、人民主权、权利本位、人权保护、权利监督意识等。强化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促进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二、论文(设计)的主要分析内容及预期目标。(一)课题的分析内容。本课题主要探寻导致中西方法观念差异的原因,以及中西方法观念的具体差别,从而得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些启示。(二)预期目标。1、通过详细对比中西方法观念形成的背景,得出中西方法法观念形成差异的根源。2、通过比较中西方法观念内容上的不同,找出西方法观念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3、综合以上结果,提出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看法与建议。(三)写作大纲。一、中西方法观念形成的背景的异同。(一)东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法观念。(二)两种法观念形成的政治背景。(三)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两种法观念的影响。二、中西方法观念的内容上差异。(一)中西方对权利的看法的差异。(二)中西方对司法独立看法的差异。(三)中西方对法与情的处理的认识程度的差异。三、西方法观念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一)西方法观念较我国法观念的进步之处。(二)如何借鉴西方经验在我国培植成熟的法观念体系。(三)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甄别西方法观念的糟粕。三、论文(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案(拟采用的分析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1、采用的分析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劳动派遣有关文献的分析,找出我国在劳动派遣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归纳总结。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其成功之处。2、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1)确定论文题目。(2)收集相关资料。(3)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4)继续收集相关论文资料。(5)完成论文初稿写作。(6)修改论文。(7)论文定稿。四、论文(设计)分析工作进展安排。1、20__年11月10日前,确定论文题目。2、20__年12月15日前,提交论文开题报告。3、20__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初稿。4、20__年5月1至5月29日,修改论文。5、20__年5月20日前,论文定稿。6、20__年6月初,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于小芮:中西方法治理念的比较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出版社2008。[2]刘旺洪、刘敏:中国公民现代法律观念[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版。[3](美)金勇义: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版。[4刘惠君:中国近代早起工商业发展与社会法律观念的变革[m],中央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