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9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9篇).docx

2024年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9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9篇)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篇一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一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根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险有害因素。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须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7、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现者应当及时呼救,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按照公司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有限空间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篇二1.1.事故类型(1)在有限空间实施焊接等作业时,由于使用的工器具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焊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烟尘等),可能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2)进入金属容器、特别潮湿场所、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等有限空间内作业中,电动工具或照明设备违反安全规程规定使用电压大于12v以上的电源,或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接线箱(板)带入容器内使用时,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3)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前,误用氧气进行通风和吹扫,致使实施电焊等明火作业时,火势失控引起火灾。(4)有限空间内作业条件比较复杂,如进入设备内部等进行维修检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误操作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并进行安全确认。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进入其内部时,可能发生危险。1.3.出现的征兆(1)人员误操作。(2)使用的工机具存在隐患。(3)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安全技能低下。1.4.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致残、死亡等。2.1.应组织机构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成立现场指挥中心,2.2.工作职责2.2.1.岗位员工职责(1)发现有限空间内发生事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2)立即在有限空间外判断事故类别;(3)报告班组长或现场指挥长;(4)接受并执行现场指挥长的指令。2.2.2.班组长职责(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将确认后的信息上报指挥长,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2.2.3.指挥长职责(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立即报告急指挥部;(4)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1应急救援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3.1.1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