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5(★).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第一篇: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5文言文句式复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其他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及分类[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一)有标记的判断句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如:(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如:(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有“者”也有“也”。如:(1)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3)“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一种是有“者”没有“也”。如:(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褒禅》)(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7)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还有一种判断句,只有“也”而没有“者”。如:(8)我,子瑜友也。(《赤壁》)(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10)曹公,豺虎也。(《赤壁》)(1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这样的判断句,靠“也”表达判断的语气。(二)没有标记的判断句这样的判断句是极少的。(1)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这就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靠意思组合成判断句。二、被动句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7)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逼兵势”是“逼于兵势”。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中倒装句、动宾倒装句、介词短语倒装句、主谓倒装句等。(一)定中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中心词也可以处在定语前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如:(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1)的“一片”是定语,处在中心词“孤帆”的后面,(2)的“好事者”是定语,修饰的是中心词“少年”。“少年”前头还有定语“村中”。(3)的“还者”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二)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动词前面。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