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周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周周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周测1---2019年2月28日一、单选题1.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化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C.为政以德D.施行仁政2.“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材料主张A.统治者应推行德政B.治国者要崇尚贤能C.统治者行清简政治D.治国者须厉行法治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5.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6.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7.唐朝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是把修齐治平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的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认为“理”在儒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生活各个层面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8.8.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魏晋玄学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C.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9.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A.主权在民B.君民平等C.反对君主专制D.实行君主立宪10.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11.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2.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A.平等自由理念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精神D.注重功利实用13.“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人非达到目的工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14.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15.“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