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热门】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设计说明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教师准备PPT课件、钟表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1.出示复习题。(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个小格。(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1圈是()分钟。(3)1时=()分(4)1分=()秒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探究新知1.学习例1。2时=()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做一做。(1)5时=()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2)()时=240分(3)3分=()秒(4)4分=()秒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时间的计算。(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你早上几时离家,几时到校呢?(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请同学们讨论并提出数学问题。(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2)讨论算法。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钟,你是怎样计算的?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讲给组里的同学听。(小组讨论)预设生1:数钟面上的大格,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生2: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钟。生3:45-30=15(分)师:计算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汇报)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几时我们叫做“时刻”。而刚刚大家计算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时刻,只要看钟表就可以知道,而时间段是要经过计算得出的。以后计算时间段,也就是计算经过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3)情境练习。出示教材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决,同桌交流算法。设计意图:时间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本部分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计算的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统一使用一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涉及的集合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对集合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帮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在探究环节,充分展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感受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掌握使用集合思想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分交流、反思的时间,体验“维恩图”的价值,拓展对“维恩图”的认知,感悟集合思想。2.重视多元表征,加深对集合思想的感悟和理解。在学生用“维恩图”表示出题中已知条件及数量关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集合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列式解答之后,再让学生结合“维恩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图示、算式和语言表征之间的转换,加深学生对集合思想的感悟和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检查学生课前完成学情检测卡的情况。(出示学情检测卡)(1)集体交流信息。(2)展示“维恩图”的分类结果。(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引入新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内容:课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建立除法的逻辑推算。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2、方法与过程:经历自主探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