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行一善名言警句日行一善名言警句大全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行一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日行一善名言警句11、向善之人易得福。2、善书久读,自得受用。3、尽心为善,法无定法。4、善念是因,善行是果。5、但知行善事,莫管他人非。6、读书贵在疑,行善贵在久。7、育人之道是使行善成为习惯。8、古今世家大族,无非行善积德。9、善,即修身律己,即心想他人。10、天不可无日月,人不可无善德。11、暗处行善不求人知,是真贤人。12、以情恕人,以理律己,以善助人。13、善行自恒久中彰,仁德自隐忍中大。14、心有善,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成。15、观人行善之后而议得失,只增是非。16、尽心为善万人扬,有心作恶众人弃。17、念念行善终不悔,终有一日花开时。18、世上难有十恶之人,亦难有十善之人。19、遇难行之善愈宜缓,处不善之人愈宜宽。20、恶莫大于纵己之欲,善莫大于律己之心。21、我不识何等为善人,但看事事肯吃亏的`便是。22、不善之福如向阳之雪,不见其增,只见日损。23、无心为诚,无我为善,无欲为德,无为为道。24、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25、五谷杂粮日日吃方养人,嘉言善行日日积方涵德。26、居家之善,无非勤俭持家,孝养父母,严教子女。27、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人有善则德,善尽则败。28、日日培元气,其人必寿;年年培善心,其德必厚。29、莫道自家善,他人善万千;莫言他人过,自家错万千。30、书生、官家不可为恶,因其为世间之公道良心,若其善心不存,则无道矣。31、过去善,丢一件是一件;现在善,行一件是一件;未来善,想一件是一件。32、眼不观恶,耳部闻恶,口不言恶,身不行恶,心不念恶,皆因君子存至诚之心。33、育人之道无非鼓励孩童心生善念、眼观善人、口读善文、耳听善行、身做善事。34、善,厚德也,过善者怀伪;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德也,过默者藏奸。35、善行是待人第一法,谦默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读书是养心第一法。36、处草野之日,小善若是持久而行,即是大善;居庙堂之日,小善若是尽心而为,即是大善。37、世间善德之事,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若通此理,无事不成38、人因百业之差而善各不相同,然皆大同小异。39、观善者,可知己不足;观不善者,可警己过。40、为善者,当心存高远,或为大众或为后世子孙。日行一善名言警句2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2、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5、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6、上善若水。——《老子》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8、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9、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10、母氏圣善。——《诗经》11、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12、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13、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14、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16、善,德之建也。―——《国语》1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1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19、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20、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21、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转》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转》2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5、子张问好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2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2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28、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29、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30、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31、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32、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33、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34、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3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36、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