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一吃****永贺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doc

(完整word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4月开始,我们课题小组进行了《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的研究。在研究中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进行扎实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现将该研究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研究背景: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倍受争议,小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争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中。原本丰富多彩、生动自然、情趣十足的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竟很难留下印象,原本使人愉悦情感、吟咏成趣的写作活动,竟成了令学生搜肠刮肚、望而生畏的苦差事。尤其在农村,小学生由于见识少,知识面窄,作起文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我乡地处农村,教师的应试思想较为严重,作文在考试时由于阅卷教师往往在分数上人为的缩小差距,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产生了惰性,平时不甚重视作文教学,久而久之,有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处于应付状态,简单机械的让学生仿写或背作文,竟不知如何教学生作文了。小学阶段的作文通常指小学生习作。习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难题,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众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的难事。针对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采取有效地对策,使学生乐于写作文,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研究的组织为了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由中年级教研组教师组成。马晓梅,小教一级,本科。张守祥,小教高级,专科。吴永妍,小教一级,本科。王洋,小学一级,本科。冯兴林,小学一级,本科。三、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分四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老师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调查、分析各年级作文的教学现状与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2、实施阶段(一):(2012年4月---2012年6月)分年级、分学段编写作文指导教案,分年级、分学段指导学生写作。3、实施阶段(二)(2012年6月——2012年7月)定期评比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并让学生尝试写想象文章,及时点评。总结经验,同年级组内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并将好的经验在全校推广。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3年1月)整理相关课题材料,向领导做总体汇报。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理论为依据,侧重于实际应用,注重操作功能。实验的目的是计划和实施具有现实生活气息、植根于生活土壤里的作文教学措施,解除小学生封闭狭窄的生活困扰,沟通学生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尴尬现状,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坚持以下两个开放的思想:首先,教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开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让学生牢记习作的内容和情感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其次,作文内容开放。提倡学生“我以我眼看世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有的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熟悉要写的事物,获得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说,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从总体上看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解决了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问题,把“观察、思考、表达”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不再没啥可写,真正成为了习作的主人。四、取得的研究成果(一)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小学与城市相比较又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历史的长期沉淀形成了当地丰富的人文文化,酝酿着一坛坛思维美酒,蕴藏着一个个勃发的理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辟一条小学生习作路,《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课题正体现了这一点。2013年“我的中国梦”系列征文活动中我校六年级翟晨获得区级二等奖。(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品德。(三)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研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就达十多篇,其中:马晓梅老师的《活泼多样的表演有助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