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几种常见猪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作者:王海军褚婷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09年第01期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及猪副产品消费日益增加,前几年不太景气的养猪业开始复苏,一度呈良好态势发展。但是,目前猪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化、被迫淘汰增加、死亡率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养殖户深受其害,损失很大。为了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除了作好防疫工作,兽医技术人员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时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几种猪病的鉴别诊断。关键词:猪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09)01-0026-02目前,随着养猪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生猪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原本得到基本控制的猪病,如猪瘟、猪丹毒等,在临床上发病较多,甚至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特别是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猪弓形虫病这几种猪病,由于一些病原体在流行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变异或毒力减小,再加上猪群中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上述猪病在流行过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表现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生产中因这些猪病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大大降低,从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避免这些猪病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呢?笔者认为,提高对这些常见猪病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确诊率和做好防治是关键。几种猪病的鉴别诊断1流行特点区1.1别1.1.1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流行最广,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我国极为普遍。猪瘟发病无季节性,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各样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个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个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该病当易感猪群受到传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1.1.2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过去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呈败血症、亚急性的疹块型和慢性呈疣性心内膜炎或纤维性关节炎型的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多雨季节发病较多,秋凉以后逐渐减少。该病多发生于3~6月龄的架子猪。病猪和带菌健康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较慢。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龙源期刊网1.1.3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呈顽固性拉稀的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该病主要侵害2~4月龄仔猪。季节性不明显,但以春秋气温多变和阴雨连绵的季节多发,常限于一个猪场,发病率不高,流行缓慢。各种能降低机体抵抗力的不良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可诱发该病的发生。1.1.4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血清型(C、D、E及L型)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哺乳仔猪有时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70%),其次为架子猪,而成年猪较少发病。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最多,常呈地方性流行。1.1.5猪弓形虫病弓形虫病又称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易感动物包括猪、羊、犬、猫、兔等。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猫。猫、犬等动物感染弓形虫后,从粪便中排出卵囊。猪吃了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此外滋养体(弓形虫的无性繁殖阶段)也可通过口腔、鼻腔、呼吸道黏膜、皮肤等途径侵入。主要症1.2状区别1.2.1猪瘟潜伏期5~7d。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少数病猪出现痉挛,惊厥(四肢抽搐)等神经症状。皮肤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出现许多出血小点。病猪有结膜炎,两眼有多量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病猪先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常带有黏液或血液。1.2.2猪丹毒此病与最急性猪瘟容易混淆,但猪丹毒病猪虽体温升高但仍有食欲(食欲减少),强迫驱赶时跛行或发出尖叫声,步态僵硬,很少发生腹泻。眼结膜充血,两眼清亮有神。耳、腹、腿内侧皮肤等部位出现特征性的俗称“打火印”的疹块。初期,当时间较长而形成瘀血时,指压不褪色。1.2.3仔猪副伤寒患猪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肠炎。急性者常发生在断乳前后的仔猪,突然高烧,在短时间内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拉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慢性者反复下痢,拉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粪便,并混有大量坏死组织和纤维状物,呈腥臭味。体温不高。后期常发生肺部严重感染,出现咳嗽等症状。病猪死前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出现紫斑。1.2.4猪链球菌病患猪突然不食,高热稽留。呼吸急迫,流浆液性鼻液。眼结膜充血、潮红,并有出血斑点,流泪。便秘或腹泻带血,尿色黄或排血尿。腹下、四肢下端及耳呈紫红色,并有出血斑点。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不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