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美丽****k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图1为汉、唐耕犁对比示意图。它反映了(汉)(唐)图1A.劳动生产经验中总结出科学理论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的变化C.农具的改进蕴含朴素的科学原理D.科技成就以实用性发明为主2.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3.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因为自身规模小而十分脆弱B.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存在有其合理性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4.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矿冶、造纸、纺织、陶瓷、造船等私营手工业部门后来居上,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B.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D.私营产品生产质量超过官营手工业5.雍正时有人说过:“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二年一个碑文上写道:“查民间各户,将经丝交织机匠工织”。各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且分工细致B.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C.已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D.商业资本的规模比较庞大6.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D.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7.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8.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9.在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之前,清朝政府规定的通商口岸有4个,每个口岸每年平均只有1艘西方商船靠岸。只留1个广州口岸时,每年平均靠岸64艘西方商船,是开放4个口岸年代的16倍。由此可知,一口通商A.不利于中国开展对外交往B.推动了海关管理体制的近代化C.并没能缓解西方经济侵略D.客观上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0.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11.1615年,法国人孟奇里梯安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业,尤是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国家应该保护关税和商人利益,达到货币入超”。这一主张立即成为欧洲诸国政府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欧洲诸国A.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B.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D.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12.19世纪前期,英国盛行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同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却主张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这反映了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英德两国垄断资本存在利益冲突C.英德两国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D.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3.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与力学、数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1889年为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便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