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背景(bèijǐng)气候变暖主要(zhǔyào)有哪些负面影响?气候(qìhòu)变暖的两大主要原因如何(rúhé)减缓气候变化?关于中国林业碳汇产品生产(shēngchǎn)的标准和办法/碳汇信用(xìnyòng)额生产流程二、碳汇造林技术(jìshù)规定1范围(fànwéi)2规范性引用(yǐnyòng)文件3术语(shùyǔ)和定义碳汇:指从大气(dàqì)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dàqì)中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计入期:指对项目进行管理并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以及发证的时间周期。碳泄漏:由项目活动引起的、发生在项目边界外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本规定的碳泄漏主要指造林、抚育、护林过程中使用运输工具燃烧化石燃料、施用化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项目边界:指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fànwéi)。如果一个碳汇造林项目涉及若干个不同的造林地块,则每个造林地块都应有确定的地理边界。4总则(zǒngzé)5碳汇造林地点(dìdiǎn)选择6碳汇造林(zàolín)调查和作业设计6.2在造林地调查(diàochá)、基线调查(diàochá)的基础上,按照LY/T1607-2003规定的具体程序和内容编制造林作业设计。碳汇造林作业设计应按照减少造林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和碳泄漏的要求,针对整地、栽植、施肥、抚育管护等内容提出相应的措施。对造林地中的极小种群、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小区要设计特别的保护措施。造林实施单位原则上要将造林小班勾绘到1:10000的地形图上,并完成造林小班信息数字化,达到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要求。6.3造林作业设计应在造林施工前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作业设计要满足以下条件:(1)造林地调查相关表格完备;(2)基线调查相关表格完备;(3)有减少碳泄漏的措施;(4)有极小种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没有作业设计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的,不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应遵照执行。因特殊情况(qíngkuàng)需变更时,应在设计单位修改后,报原审批部门批准。7造林方法(fāngfǎ)与技术7.2种子和苗木优先采用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7.3造林技术7.3.1一般规定提倡采用人工植苗造林。7.3.2整地禁止全垦整地和炼山。对造林地的原生散生树木应加以保护,对灌木或草本植物尽量保留,在山脚、山顶应保留10—20米宽的原生植被保护带。对造林地中的极小种群、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小区不得进行造林整地,并保留适当(shìdàng)宽度的缓冲保护带。7.3.3栽植密度和种植点配置7.3.4种苗处理和施肥7.3.5栽植和播种7.3.6未成林抚育与管护7.4碳汇造林活动记录碳汇造林实施(shíshī)过程中,应以小班为单位,详细填写《碳汇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附表2)准确记录造林活动中机械整地、苗木运输、浇水施肥、抚育管护等活动中使用汽车等机械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为开展碳汇计量与监测提供依据。8检查(jiǎnchá)验收8.2检查内容和方法8.2.1造林作业设计按照造林作业设计,逐个小班进行(jìnxíng)核实。检查碳汇造林作业设计是否符合本规定“6.碳汇造林调查和作业设计”的要求。8.2.2造林面积8.2.3造林成活率8.2.4造林作业质量检查造林是否按照作业设计和减少碳泄漏的要求进行(jìnxíng)施工。8.2.5未成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8.2.6生态公益林混交林比例8.3检查验收结果评价8.3.1评价指标(zhǐbiāo)和标准8.3.1.1造林面积核实率:执行GB/T15776-2006的规定。8.3.1.2造林合格:执行GB/T15776-2006的规定。8.3.1.3造林综合合格:除执行GB/T15776-2006的规定外,对《碳汇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进行了完整记录的为合格。8.3.2结果评定8.3.2.1造林合格面积和造林合格率:达到8.3.1.2标准的造林面积为造林合格面积。8.3.2.2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执行GB/T15776-2006的规定。如果没有填写《碳汇造林项目碳汇计量所需参数记录表》或者记录不完整,则综合合格率为零。8.3.3成林验收和造林面积保存率:执行GB/T15776-2006的规定。9碳汇计量(jìliàng)与监测10技术档案三、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bànfǎ)(试行)第二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