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05(原卷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05(原卷版+解析版).pdf

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山西卷05(原卷版+解析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读·书(12分)1.下面是同学们对李白书法作品的评价,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书法苍劲雄浑、气势飘逸,用笔收放自如,笔力劲健。B.字宽博开张,稚拙而放逸,其间架结构参差跌宕,奇趣无穷。C.作品体现了一种苍茫、浑厚之感,文中大字小字错落有致。D.作品字体方正,结构匀称,用笔刚健有力,开合有度。2.根据具体情境,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1)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的”托付,是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感慨。(2)人生路上,牵挂满怀。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特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崔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的满腔愁绪表达了对家乡的牵挂;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二、读·思(38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初中生活最后一个学期,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制作一本班史,一本相册,一本留言薄,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请你参与相关活动。下面是班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一张毕业照,一本留言簿,一箱沉甸甸的书,这就是我们三年来全部的财富。倘使有一张足够大的内存卡,我会把这三年的时光都存储下来,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每一分都有一张熟悉的笑脸,每一秒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一点一画面,一滴一镜头。曾经在月下偷豆、掘蚯蚓钓虾的“双喜”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突然间长大坚强的“杜小康”。为了父亲的“背影”,为了门前的“台阶”,也为了“藤野先生”们批改过的一份份试卷,我们累并充实着。三年的时光我们匆忙走过。我们流过泪,却伴着欢声笑语;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我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我们用梦想和青春编织了这温馨绚丽的初中生活。教室墙上的那副对联“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我们曾试图把下联对得更工整些,但至今仍没想出来。所以,生命中注定是要有一些遗撼和没落,只有如此,生命才显得更完整,更强大。3.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存储”一词使用不当,因为内存卡只能存储数据,不能存储时光。B.“荆棘”在这里指的是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C.“遗撼”一词中的“撼”书写有误,应该是“遗憾”。D.“没落”有“衰败”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可以改为“失落”。4.请你围绕“同学情”或“师生情”,用上一组关联词语,在班级留言簿上写下你的留言。(50字左右)(3分)5.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5分)①胡屠户②严贡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6.读了上述材料,你能收获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请进行概括。(3分)7.读了上面的内容和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围绕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8分)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3题。(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