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卒中后抑郁与诊治—神经内科—Part1:PSD的发生率…onea.Gustafson等指出卒中后早期和晚期至少30%的病人有抑郁的经历。b.Burvill等采用DSMIII准对191例首次卒中的病人进行PSD测评,结果其发生率为28%(重度17%,轻度11%)。c.国内文献报告PSD发生率为30-60%。Herrmann等对急性卒中病人(卒中后2个月内)PSD研究发现,左半球基底节附近的损害可能对卒中急性期后重度抑郁症的发生起决定作用;急性期大脑左半球病灶越靠近额极越易引起PSD,且抑郁程度越高;皮质或皮质下病灶对PSD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同样的影响。而慢性期病灶前极与额部平均距离对PSD发生率和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半球病灶大小对PSD的程度影响增大,且右半球病灶后极到枕部的平均距离对PSD的程度也有影响。a.GonzalezTorrecillas等对进展型卒中的早期(病后第4周)PSD研究发现,虽然半球损害的PSD发生率高于非半球损害,但与半球的左右位置无关,与病灶损害的类型亦无关。b.Angeleri等对卒中后3年的观察研究后指出,卒中后3年或更长时间内抑郁状态的高发生率与病灶在左或右半球无关。a.PSD并非是单一因素致病,而是与卒中前患者的个性、社会环境及卒中后导致的躯体和认知障碍、不良的家庭、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有关。b.Angerson等指出,先前有卒中和抑郁症史、女性、独居、卒中前社会支持较差、卒中后社会活动功能丧失或降低、病理性哭泣及卒中后1个月智能损害与PSD的发生明显相关,其中智能损害是最危险的因素。a.Burvill等认为PSD的发生与严重的功能损害、医院的护理环境、独居及病前有大量饮酒嗜好相关。b.Morris等还指出,神经质的个性可能也是PSD的危险因素。c.Astrom认为,急性期焦虑躯体化与以后重度抑郁症高发生率密切相关。a.Vogel指出,PSD的发生与大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b.GonzalezTorrecillas等认为,脑低灌注与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Herrmann等发现,左基底节附近的损害对急性期重度抑郁症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a.Gainolti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SD发生率最高时并非在卒中的急性期,支持此观点。b.Shima在对抗抑郁剂研究中发现,抗抑郁剂的疗效与病人的年龄和配偶状况有明显的关系,这也反映了PSD的发生并非与神经递质完全相关。PSD临床分型:a.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睡眠障碍、精神活动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多、兴趣下降、失望、易激惹等。b.重度抑郁: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紧张、早醒、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思维缓慢、幻觉和幻想、绝望及自杀等。c.不典型抑郁症: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的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乏力等,而抑郁情绪却不明显。PSD临床特点:a.自杀企图和行为是PSD中最危险的症状,Kishi等对301例卒中急性期病人调查,结果6.6%的病人有自杀企图,因此值得临床医护人员特别注意。b.PSD与一般抑郁症相比,具有发病程度相对较轻而焦虑躯体化、易激惹症状较明显的特点。Part6PSD的诊断A.脑卒中病史B.抑郁/焦虑症状a.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心境)持续性低落为基础特征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及躯体症状。●接诊时与病人进行眼神接触明确主诉的内容●一般问诊技巧注意病人的用词注意非语言性的线索及时打断病人无关紧要的罗嗦处理冷场不遗漏病人语气中的线索●如何提问针对心理方面的导向性问题与心理关系密切的问题了解病人家庭a.对那些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如:部位不定、性质模糊的慢性疼痛,疲劳,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或是激惹性结肠症状等),应高度警惕该患者可能患有抑郁症。b.当患者具有下列高危因素时更应加以重视:过去有抑郁发作史、家族成员中有抑郁症患者、存在应激性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过去有焦虑发作史、目前正处于产后时期、存在物质滥用(如烟、酒、药物)、存在躯体疾病、单身者、老年人、社会经济情况差、女性等。注意接诊技巧:a.患者常以躯体症状呈现在医生面前,直到最后才提及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医生应意识到在患者谈话最后提及的问题与谈话开始时提及的问题同样重要。b.注意眼神的接触。不要随意打断病人,在病人的面前显得很匆忙,而要做一位好的倾听者。c.以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询问关于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让病人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不遗漏病人语气中的线索。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症状复盖与鉴别a.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已被分为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然而临床上往往由于抑郁与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