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的教案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的教案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西华师范大学物电学院王可 呼唤智慧的教育,培养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养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问题。自从多元智能理论传入我国,它迅速构成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然而多元智能关注的主要是人的多种智能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几乎不涉及人们的认知过程,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基于此,有人提出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风格理论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更加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本文对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广大一线的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一、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理论及其整合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简称MI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八种智能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学生。即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没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组合方式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在多元智能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即所有智能通过发展都能成为能力。语言智能通过听说读写能使人说话自如或书写流畅;数理逻辑智能通过演绎归纳和推理使人有效地工作和思维;视觉空间智能通过视觉和意象进行绘画能发展人的视觉创作能力和视觉准确定位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身体表现能力;音乐智能使人学会创作音乐和分析欣赏音乐;人际智能则能关注他人感受并发展与人共事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可监控个人思维、展示自律、保持冷静;自然智能可使人对生物和自然物进行鉴别与归类、分析生态和自然环境。这些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2.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Kung.C)根据人类类型说而提出的。荣格把人的学习风格定位为四类;掌握型(感官—思考型)、理解型(直觉—思考型)、人际型(感官—感受型)和自我表达型(直觉—感受型)[3]。该理论认为擅长于不同学习风格的人他们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向也不同。掌握型学习者偏重动手操作的或技术性的学习而不是语言、理论。他们喜欢投入实际的、符合逻辑的、有用的事务中。希望以有组织、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任务。不喜欢开放的或阐述性的作业;理解型学习者喜欢独立思考,采取有逻辑的、有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进行学习。善于逻辑讨论、解释、形成理论。在着手工作前,他们会制订计划,组织观念,决定需要的资源;自我表达型学习者渴望探索观念,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擅长发现性学习和隐喻的思考。能创造性地表达、推测。喜欢因自己的洞察力和发现而受到肯定;人际型学习者往往个人化,他们倾向于表达情感,喜欢与人建立和睦关系,喜欢互惠学习,与人交流,爱寻求他人的认可。 3.两种理论的整合 两种理论的侧重点不同。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关注学习的内容或“学什么”的不同,以及学习与八种知识或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几乎不关心人们是如何感知并加工信息的。而学习风格正相反,它主要关注“如何学”。通过学习风格,讨论人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过程的风格偏好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却不特别注重学习内容。显然,学习风格与多元智能需要彼此整合。没有多元智能,学习风格将不能很好地顾及学习内容;没有学习风格,多元智能理论也不能顾及思考与感受等不同的学习历程。这两种理论正好可以自然地整合在一起,取长补短。那么,如何将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进行整合呢?美国着名学者哈维·席瓦尔(HarveyF.Silver)和理查德·斯特朗(RichardW.Strong)等人已研究出一套八行四列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