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docx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3、初步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推测,体验预测成功的成就感;4、尝试预测老屋最终是否会倒下,与作家本人的结尾进行比较,体验预测之外的惊喜。教学重难点: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知道预测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线索进行预测。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老屋。在你的印象中,老屋应该是什么样子?2、加上“总也倒不了的”,把课题连起来读一读。对呀,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谁来猜一猜。3、刚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运用了一种阅读方法——预测。(板书:预测)出示:预测不是我们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我们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的题目进行了预测。(板书:题目)那么我们还可以怎样预测呢?今天我们就以本篇课文为例,学习预测的方法,体验预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二、讲授新课(一)初读第一个情节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指导朗读:把老屋读得再老一些。2、此时的老屋会想什么?谁来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老屋为什么要准备倒去呢?(你来猜一猜:可能觉得自己太老了,没有用了)3、就在此时,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指名读。指导朗读:有时提示语能帮助我们读好体会。4、(1)那么老屋会答应它的要求吗?我们来看看这幅图:这是一位读者根据文中的插图做的预测。指名读。(板书:插图)这让我们知道了插图也能帮助我们预测。(2)如果让你来预测,你觉得老屋会答应吗?指名说。5、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来,齐读第4自然段。6、分角色朗读:(请人扮老屋、小猫、旁白)7、小结:小猫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请老屋再站一个晚上。(二)比较异同,发现规律,预测情节1、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大家默读7—12自然段。想一想:你发现后面的两个故事与刚才学的故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交流。3、总结:故事的三个情节都非常相似,总是老屋先说自己到了要倒下去的时候,就会有小动物出现请老屋帮忙,而老屋都答应不会倒,小动物都会对老屋说谢谢。4、如果按照这样的情节发展下去,每次你一看到:“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你就会想到什么?5、作家慈琪在写了小猫、母鸡之后,又写了一种小动物,只不过在选入课文时删掉了,你觉得会是什么小动物?指名说。6、有同学猜对了,就是熊宝宝。你觉得熊宝宝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7、来,我们仿照课文的'形式与同桌说一说,稍后请代表说。8、指名汇报。9、出示熊宝宝片段进行验证。10、小结:同学们非常厉害,预测的内容都十分接近。那是因为我们抓住了文章内容里的预测后面的情节,所以能够如此精准。三、预测结局,体验预测之外的惊喜1、课文学到这已经结束了,可故事还没有结束。作家慈琪又给故事写了个结尾,现在请你们结合题目、插图以及文章内容里的线索,来预测一下,老屋到底有没有倒下呢?2、指名说。3、想看结尾吗?想验证自己的预测吗?4、师范读。5、交流:什么内容是你没有预测到的?6、出示作家的信。四、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预测的方法,当我们在第一次阅读一篇文章时,就可以自觉利用这种方法。因为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预测成功的成就感,也能让我们体验预测之外的惊喜,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单元语文要素: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阅读)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阅读)3、尝试续编故事。(习作)目的:让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教学建议:一、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普通阅读单元课文教学。要将策略教学和课文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文中旁析、课后思考题、学习提示等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开展边阅读边预测的教学实践,逐步从学习方法、尝试运用到独立运用。课前不预习,保护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确保学习预测的整体性和流畅性。12课流程:(一)关联阅读经验,激发预测兴趣。(第一课时)(二)根据文中旁批,学习预测的方法。(第一课时)(三)借助课后习题,回顾预测思维。(第二课时)(四)回归课文整体,巩固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二、引导学生回顾预测的思维过程。预测: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自身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信息,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例12课,通过旁注提示了预测的线索:文章题目、插图、内容,泡泡总结,提醒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形成新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