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学习.docx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学习.docx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学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要正确理解其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又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实效,使“八荣八耻”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理论固基法。高楼大厦要靠坚实的基础作支撑,正确的荣辱观要靠科学理论作基石。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才能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矛盾、明辨是非,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灌输,引导人们切实搞清“怎么做人”、“为谁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等基本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典型示范法。一个榜样一面旗。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既要重视理论的导向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一方面,应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英模活动。通过阅读英模事迹,观看英模影视,教唱英模歌曲,讲述英雄故事,参观英烈故居、遗址、展览等,让大家了解英模的光辉业绩,悟出英模成长的真谛,置身于英模崇高思想的熏陶之中。另一方面,应积极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典型。通过宣传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的先进典型,让他们现身说法、言传身教,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引导作用,形成人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确立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实现的目的,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个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的标准。要达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必须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总体设计上,应该要求每个同志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在具体实施中,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确立若干小目标,激励他们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来接近和达到大目标。结合渗透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一教育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集中教育、日常养成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去。要坚持从生活小节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从品格气质抓起,培养过硬的作风;坚持从一个个具体岗位抓起,树立“窗口”意识,以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楷模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是非辨析法。要让“八荣八耻”的基本道理深入人心,并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讲道理。通过讲道理,驳倒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因此,各级领导和政工干部对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要善于把人们在政治上、理论上及人生价值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创新理论进行辨析,切实把大道理讲清、讲实,把歪理批深、批透,帮助人们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弘扬新风正气,遏制歪风邪气。自我评价法。群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体。只有在教育中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调动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群众在参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切忌“扣帽子”、“抓辫子”,正确的方法是贯彻群众自我教育的原则,坚持“问题大家提、是非大家辨、结论大家找”,让群众在自我对照和评价中,找到正确的参照系,克服各种模糊认识。在此基础上,教育组织者要注意搞好引导,将群众的意见适时地进行归纳总结,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将片面的变为全面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既能发扬民主,活跃教育气氛,又能有效地调动被教育者参与的热情,形成教育的共鸣与共识。疏堵并举法。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要正确贯彻疏堵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主,积极疏导,及时发现和鼓励好人好事,激励积极因素,促进正气上升;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决堵塞腐朽思想侵蚀的渠道。应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解决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金钱、苦乐、婚恋、信仰等具体问题。社会实践法。实践证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靠教育,使人们在思想上懂得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要靠行为引导,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打下烙印、形成习惯,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当前,应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知与行的关系。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不能停留在会上、纸上、嘴上,主要看行动上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学习得怎么样。要言行一致,自觉实践,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二是形式与效果的关系。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要有一定的舆论环境和形式,但形式要服从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每一次活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