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
上传人:fa****楠吖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

《金色的鱼钩》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色的鱼钩》教案《金色的鱼钩》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鱼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金色的鱼钩》教案1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14个生字,并积累相关词语“军阀、恐怖、宪兵、皮靴、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相关内容。学法:课前5分钟自读课文,课堂小组讨论交流。教学过程:★课前5分钟自读课文。(5分钟)一、单元整体目标把握(3分钟)1.自读单元导读,并思考:(1)本单元课文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缅怀革命志士∕深深地怀念∕怀念革命先辈……)(2)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②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③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④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同桌交流,指名回答。二、激趣导入(1分钟)读完了单元导读,同学们一定在各自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很多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一篇回忆录——《十六年前的回忆》,走近一位伟大的革命志士。板书题目。三、课程呈现(一)背景介绍(3分钟)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抵抗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他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二)由背景介绍引出作者李星华,及作品简介。(2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回答:《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的()李星华在()遇难()时所写的一片()。(三)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预习效果(一人一词)(5分钟)个别指导:1.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2.恐怖:惊慌、害怕。3.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4.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5.刑——形籍——藉峻——竣(四)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5分钟)1.十六年是那么遥远,可作者的记忆却是如此清晰,这是为什么?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请找出能说明写作顺序的相关词句。3.文章中出现的阶段性时间词语是一些关键的时间段,在这些时间段,作者都写了那些事?4.初读课文,你能体会到那些情感?5.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小组交流,反馈(5分钟)1.因为十六年前作者失去了亲爱的父亲。2.时间顺序,“那年春天”,“4月6日”,“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28日”,“第二天”。3.那年春天:李大钊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北京,继续工作。(冒险留守)4月6日早晨:李大钊不幸被捕。(不幸被捕)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李大钊在法庭上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争。(法庭斗争)28日、第二天:听到父亲李大钊遇害的消息,全家悲痛万分。(噩耗传来)4.李大钊:临危不惧、沉着、镇定、高度负责……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怀念。5.课文通过回忆录的形式记叙了李大钊同志从被捕前到遇害后的事迹,展现了革命先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六)教师小结:(1分钟)同学们,李星华清晰地记得父亲被害前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她按照时间的顺序,为我们留下了一位革命先辈用生命写下的历史篇章。四、课堂巩固(6分钟)1.完成小练习册一、二题,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参照课本。2.小组内互换检查,并纠正。3.集体核对答案。五、布置作业(1分钟)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2.课外阅读革命先烈的故事,并做好读书笔记。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冒险留守忠于革命不幸被捕临危不惧法庭斗争凛然正气噩耗传来悲痛欲绝《金色的鱼钩》教案2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解词: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