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和灵璧县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工作计划,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切实履行教研室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能,发挥教研支撑作用。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打造智慧课堂,落实校本教研,以研兴教,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思路围绕一个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实两项优化:优化教学设计;优化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突出三个重点:强化各小学教学业务指导和管理;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三项活动);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当前主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四个提高: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小学课程开设管理系统,实现管理效度的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注重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智慧课堂实验工作),实现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创新教科研模式,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实现教研效果的提高。夯实五项常规:深入开展小学教学教研视导活动;狠抓集体备课和每周一课(听评课)工作;抓实学校教研;强化小学教研(课改)开放周活动。三、工作措施及要求(一)加强学习,着力提升四个意识。各学校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中心校不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成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实践者,引领者、示范者。2021年县教研室继续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引导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二)明确职责,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中心校包片人员与学校联系点制度本学期将加强中心校内部的管理工作,完善中心校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建立健全量化考核机制和包片人员学校联系点制度,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与规定。要牢固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好联系点学校教研指导工作,端正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讲究工作质量,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安排常规教研活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立足岗位,面向基层,勤奋工作,共创教研工作新业绩。自觉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各负其责。同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服从教育局和中心校统一工作安排,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制定中心校联系学校工作方案并实施)(三)加强常规教学教研管理与指导,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抓好各类学校的教学视导工作。规范各学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行为,确保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无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要按规定开足课时。中心校本学期将组织人员,不定期深入各学校进行常规教学管理视导,重点视导教师教学各环节的落实,切实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并开展调研考试及分析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学期将对各校及中心幼儿园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2、认真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学科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小学四、五、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两科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工作,本学期将对全镇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四、五、六年级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下一步重点做好具体使用和指导工作。中心校本学期一是继续抓好教材使用指导工作;二是开展“两科”新教材使用调研活动,了解情况,研究对策;三是开展“两科”新教材使用教学研讨会。确保统编教材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和价值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3、加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切实做好“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实验工作。小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同时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县教体局和中心校在小学阶段从“读好书”、“写好字”、“习好文”入手,充分发挥实验基地和实验学校的引领作用,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县教研室和中心校本学期继续抓好“三项活动”,并针对“三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召开“读好书”课改实验听评课现场会,进一步推动三项活动的开展。4、切实做好小学幼儿园新入岗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工作。为提高我镇新入岗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使其尽快正确把握教材,掌握学科教育教学规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岗位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本学期中心校将继续对近几年新入岗教师进行任教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指导。5、做好校级课题的研究指导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本学期中心校将着重加强对校级课题的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研课题申报制度和管理制度,并强化对课题研究实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