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pdf

《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课程代码2002057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理实一体课适应专业学前教育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制(修)订时间2022年6月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幼儿教师语言技能》是面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群(含学前、早期教育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36学时,2学分。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以后从事幼儿园、早教、托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培养良好的语言技能。(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以《普通话》课程的学习为基础,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岗位尤其是语言领域活动的开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说儿歌、朗诵幼儿诗、讲述幼儿故事,能用规范、简明、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能运用教学教育口语技巧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能与同事、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促进家园沟通。表2课程开设相关信息表课程名关联性通过系统学习普通话基础知识,掌握本课程需具先导课程普通话备的语言表达技巧。学前教育学为本课程的案例实操提供理论依据。学前教育学、中国传统文同期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有机融化合。儿童文学、儿童戏剧表演与本课程中各类幼儿文学作品素材优势互补,综后续课程与创作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表现能力。三、课程目标与要求(一)课程目标总目标:课程秉持“德技并修”的理念,树立学生热爱幼教事业、传承中华文化的理想。从语音发声、诗歌诵读、故事讲述、曲艺表演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操练,培养“会说、会演、会教”的三重语言技能,实现由知识理解到技能掌握的递进式演变,强化幼儿教师的角色感,提升岗位实施能力。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普通话声韵调难点音的发音部位及方法,掌握其发音要领。(2)了解各类幼儿文学作品的诵读特点,掌握其诵读和表演技巧。(3)了解幼儿曲艺和舞台表演的特点,掌握其表演技能。(4)了解幼师职业口语和幼儿的语言特点,初步掌握幼师口语的运用规律,为幼儿提供语言教育服务。(5)了解一般口语交际的特点,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技巧。(6)了解幼师职业口语的特点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初步掌握幼师口语的运用规律。2.能力目标(1)能熟练地诵读各种幼儿文艺作品。(2)能熟练地脱稿讲述和表演幼儿故事。(3)能用规范、简明、生动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4)能与同事、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促进家园沟通。(5)能用恰当的口语语体和态势语进行口语交际。(6)能识别不同个性幼儿的语言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语言教育服务,因势利导,因材施教。(7)能综合运用课程理论,客观进行幼儿语言发展案例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8)能独立制订与儿童语言发展相关的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3.素质目标(1)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2)形成文明、健康、得体的语言表达习惯,提升人文素质。(3)热爱教师职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信任、关爱幼儿,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4)加强探究型自主学习,提升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5)能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不断创新儿童教育活动。(6)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沟通合作能力。(二)课程要求1.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和幼师的“三心”素质等师德要求融入教学、实训全过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强化品德修养,德技并修,以德强技。2.参照课程标准建设提出的全面素质的人才观、能力为主的课程观、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全面质量检测的评价观等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学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宏观把握课程体系。以职业就业为导向,深入幼儿园所一线工作岗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客观把握岗位特点和社会需求。3.课程设计的具体实训内容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幼儿园所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确保课岗证赛融通。4.通过课前自学与课中精讲理论知识、讨论与分析教学活动案例、录像观摩与点评、头脑风暴与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将小组合作意识、主动学习、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反思学习精神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5.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前置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