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doc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气象灾害课时作业-鲁教版选修5.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5-第二节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的概念。2.掌握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危害以及台风、寒潮的发生过程及其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一、洪涝和干旱灾害1.洪涝灾害及其危害(1)概念: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危害①直接损失:对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②间接损失eq\b\lc\{\rc\(\a\vs4\al\co1(冲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3)发生机制①自然因素:气象和水文,是决定性因素。②人文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起重要作用。2.干旱灾害及其危害(1)概念: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明显少于正常年份而导致的灾害。(2)危害①直接危害eq\b\lc\{\rc\(\a\vs4\al\co1(抑制作物生长,减产或绝收,地表径流减少,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②间接危害eq\b\lc\{\rc\(\a\vs4\al\co1(产生社会问题:饥荒、难民潮,产生环境问题:火灾、土地退化))(3)发生机制: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4年5月8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截至2014年5月11日20时统计,此次过程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自治区)23市77个县(市、区)121.6万人受灾,3人死亡,2.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500余间房屋倒塌,9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93.1千公顷,其中绝收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材料二2013年的云南,4年连旱已成定局。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23日,持续的干旱已导致云南省876万人受灾,有494万人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51万亩,全省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亿元。(1)洪涝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多发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干旱灾害?其危害是什么?(3)干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地区。这些地区深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而且河流中下游地区水量大,地势低洼,流速缓,泥沙淤塞,易发生洪涝灾害。(2)干旱灾害是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而导致的灾害。危害:一是因为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此外,干旱还能引发饥荒、难民潮以及火灾、土地退化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3)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1.我国东部季风区洪涝灾害多发、严重的原因2.旱灾(1)发生机制(2)地区差异分区旱灾类型与特点东北区在盛夏季节,特别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华北区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供应和城市供水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7~8月,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练习巩固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图1)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1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2)图1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图2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答案(1)由东向西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对河流流量调节能力下降;城镇工程建设,占用湿地等。措施:恢复植被;退田还湖;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措施;合理利用土地等。(3)此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二、台风灾害1.概念:热带洋面上形成的巨大的空气漩涡,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强烈形式。2.名称eq\b\lc\{\rc\(\a\vs4\al\co1(生成于太平洋西部叫台风,生成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叫飓风))3.危害: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破坏力强。4.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