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本节课担负着双重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等量关系,学会列方程,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解形如ax±b=c的方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节奏的调控,重难点处应把握好轻重缓急。在尝试用算术方法解答此题过程时,我班学生错误频频。有的用20÷2-4,还有的.用(20—4)÷2……。当然,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错误才使得学生对方程充满期待,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才使学生倍感方程的“好”、“顺”、“易”。所以,错误并不可怕,合理利用它可以成为课堂的“催化剂”、“助动器”。《稍复杂的方程(一)》练习课教学反思通过昨天课堂练习发现,方程仅仅在例题基础上稍加变化许多学生就束手无策。“4X-3×9=29”这类方程学生总体掌握情况不太好,所以特别在今天基础练习环节中补充相应习题进行辅导。但在教学中发现其实只需稍加点拔,学生便可很好掌握。为何学生处处都这么“依赖”老师呢?难道只有老师教过的题他们才会解答吗?我该如何让学生主动、大胆、正确地由“依赖”逐渐走向成熟呢?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因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告诉他们:“解方程就是为了求出“方程的解”而“方程的解”是一个神奇的数,由此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练习让学生充分感知“方程的解”的神奇之处。1.本课主要对解方程进行了解题练习。通过抢夺小红花等游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兴趣!2、通过本课的作业检测,有少量学生还是对本课的内容练习不是很到位。需要教师在课下不断的指导。3、学生对于方程的书写格式掌握的很好,这一点很让人欣喜.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1.教学时我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进行学习,注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2.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列出算式7.65÷0.85后,问学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呢?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思考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课件制作符合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竖式的展示过程,把过程呈现的很清楚,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经过课后反思与老师们的交流,我发现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1.复习环节应该加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本以为学生刚刚学习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另外考虑到时间问题,复习环节就没有加入此部分内容,出现了在新授环节学生计算不够熟练。为了本节课的学习,建议在复习环节加入两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没有彻底讲清楚“除数为什么要转化成整数”。本节课,我也比较注重“除数为什么转化成整数”,但还出现了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以致于在练习环节学生先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再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理解错误。3.在处理“12.6÷0.28”时,环节处理不是很合理。本节课在处理“12.6÷0.28”时,我是直接把竖式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我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建议,此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4.时间把握不够好。本节课,在讲解算理的时候用的时间比较多,占去了本节的的大部分时间,在处理练习环节用的时间比较短,最后也没有进行课堂总结,匆匆的结束了本节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了自身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