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易混淆知识点.pdf
上传人:论文****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易混淆知识点.pdf

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易混淆知识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퐷是一只理想二极管,电流只能从푎流向푏,而不能从푏流向푎,平行板电容器的퐴、B两极板间有一电荷,在푃点处于静止状态。以푄表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푈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压,퐸푃表示电荷在푃点的电势能。若保持极板퐵不动,将极板퐴稍向上平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푈不变B.퐸푃减少C.푄变小D.电荷仍保持静止答案:D解析:휀푆AC.保持极板B不动,将极板A稍向上平移,板间距离d增大,根据퐶=可知,电容减小。若电容器上的4휋푘푑푄电压不变,根据퐶=可知电荷量要减小,即电容器要放电,但是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所以电容器无法放电,푈푄即电量不变,根据퐶=可知电压增大,选项AC错误;푈푈휀푆푄D.根据퐸=及퐶=、퐶=可得푑4휋푘푑푈4휋푘푄퐸=휀푆所以场强不变,电荷仍静止,选定D正确;1B.因为P点与B极板距离不变,则其电势差不变,所以P点的电势不变,电荷的电势能也不变。选项B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都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每根细棒均匀带上相同的正电荷,现将电荷量为+푄的点电荷置于BC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点的场强为零,若移走+푄及AB边上的细棒,则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细棒之间及绝缘细棒与+푄的相互影响)()푘푄23푘푄43푘푄23푘푄A.B.√C.√D.√퐿2퐿23퐿23퐿2答案:C解析:根据对称性的特点可知,AB棒与DE棒在O点的合场强为0,AF棒与DC棒在O点的合场强也为0,所在EF棒与点电荷+Q的合场强也为0,则有EF棒的场强大小与点电荷+Q的在O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所以有푘푄4푘푄퐸퐸퐹=퐸푄=2=2√33퐿(2퐿)若移走+푄及AB边上的细棒,则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EF棒与ED棒的合场强大小,有4√3푘푄퐸=2퐸cos30∘=퐸퐹3퐿2所以C正确;ABD错误;2故选C。3、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答案:B解析:A.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A错误;B.因为塑料和油摩擦容易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泄漏,形成静电积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B正确;C.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小鸟的两只脚之间的电压也很小,所以不会对小鸟造成危害,C错误;D.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D错误;故选B。4、板间距为푑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푄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푈1,板间场强为퐸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1量变为2푄,板间距变为푑,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푈,板间场强为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2A.푈2=푈1,퐸2=퐸1B.푈2=2푈1,퐸2=4퐸1C.푈2=푈1,퐸2=2퐸1D.푈2=2푈1,퐸2=2퐸1答案:C3解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푄时,푄푄4휋푘푑푄푈1===퐶1휀푆휀푆4휋푘푑푈14휋푘푄퐸==1푑휀푆1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푄,板间距变为푑时,22푄2푄4휋푘푑푄푈2====푈1퐶2휀푆휀푆푑4휋푘2푈28휋푘푄퐸===2퐸2푑휀푆12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负点电荷q(不计重力),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粒子速度为零B.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C.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答案:B4解析:因中垂线上半部分的各点合场强方向相同,均为O指向P,而O至无穷远处场强先增大后减小,场强最大的位置有可能在OP之间,也可能在OP的延长线上,所以负点电荷从P至O的过程一直加速,到O时v最大,而加速度的大小可能逐渐减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法确定,B正确。故选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