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07•【字号】红政发〔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现将《红河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7月7日红河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行动计划的通知》(云政发〔2022〕1号)精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红河州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碳汇水平持续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政策法规体系更加有效,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40%左右,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成为全社会行动自觉,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持续优良,为全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二、主要任务(一)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红河州剑角峰、仙人洞坡、弥勒西、永宁和猴子山等5个风电基地项目建设;推动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泸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开展蒙自市、建水县和河口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850万千瓦,绿色能源产业壮大为营业收入达350亿元以上的百亿级优势产业。按照优先满足州内用电需求的原则,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个风电基地项目、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配套送出输电线路工程,加快推动建水惠历变扩建1台100万千伏安主变工程、新建泸西500千伏耀州变工程。(二)打造绿色铝高端产业集群。加快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建设项目落地,适时协调推进中铝11.97万吨绿色铝项目实施,推动再生铝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以泸西县为核心,个旧市、建水县为辅的协同发展世界绿色铝材先进制造基地。到2025年,电解铝产能实现260万吨,绿色铝材加工能力突破380万吨,再生铝产能实现45万吨,绿色铝产业链主营收入达1500亿元左右。(三)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全力打造100万亩高端稻谷基地、100万亩干热河谷基地、500万亩高端果蔬基地、20万亩高端云花基地、优质畜禽供给基地5个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省级“绿色食品牌”现代农业基地,全州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50家以上,“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3:1以上。(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建设。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培育生态旅居、养生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哈尼梯田、建水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高标准推进元阳哈尼梯田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开展“美丽县城”建设“回头看”品质提升行动,对标云南特色小镇建设标准、修订考核评价办法,推动特色小镇优化提升,健康持续发展。力争到2025年,文化旅游业收入达1000亿元。(五)深入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坚决完成省级下达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严格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合理确定各县市“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有序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建立“两高”项目月调度机制,严格新建“两高”项目节能审批。有序推进煤电、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节能改造,全面摸排重点用能项目余热余压、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