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静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

《静女》教学设计(优秀3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静女》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静女》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参考。《静女》公开课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诗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漫步古诗苑单元中的一首必学诗歌,并且为语文抽考口语表达考试题目之一。单元教学要求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或高声吟哦,或评点批注,或比较鉴别,进行个性化阅读赏析,并且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带着现代人的眼光进行感悟,从而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教学对象】:三中联办二·二班【教学内容】:《静女》(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漫步古诗苑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经》的表现手法和《静女》顶真、双关的修辞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想象三次约会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少年的纯真和痴情。【教学重点】: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纯真、热烈的爱情,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提问引导法、比较法课前准备1朗读诗歌,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思考课后练习。2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3查找有关表达爱情和思家之情的诗歌、故事、乐曲。以上三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会感觉枯燥乏味,今天,老师首先请大家听一首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师生一起听歌)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有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小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1我国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诗经》)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的历史。)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05篇。)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5.《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二学习课文爱情是人类较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现在的爱情大多是通过歌唱出来的,如“爱你没商量”、“死了都要爱”等等。同样是爱情,在不同的时代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表达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关于爱情的古老诗歌,就是选自《诗经》的《静女》。(一)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强调个别字词的读音。姝(shū)、俟(sì、)见(xiàn)、踟蹰(chí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二)全班朗读(强调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三)具体讲解(采用提问教法):一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板书:“境美”中:俟我城隅)1、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城墙上的角楼)(板书:“境美”中:俟我城隅)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爱,通“薆”,扬雄《方言》:“薆,谓薆蔽也。”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板书:“人美”中:静女:美丽、活泼、俏皮、热情。男子:憨厚、真诚、朴实)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板书:“语言美”中:顶真)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板书:“境美”中:贻我彤管)1、“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文中的“汝”既指“彤管”又指的是“静女”,一语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