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1原文:书愤陆游〔宋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释:①早岁:早年,年轻时。②那:同“哪”。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路途艰辛。④中原北望: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到金人手中的地区。是“北望中原”的倒装(倒文)。⑤气:气概。⑥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⑦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⑧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⑨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⑩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化用刘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自许:自夸;自我评价。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斑白,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显于世。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前四个分别为伯(孟)、仲、权、季。这里指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书愤-陆游拼音解读:shūfènlùyóu〔sòngdài〕zǎosuìnàzhīshìshìjiān,zhōngyuánběiwàngqìrúshān。lóuchuányèxuěguāzhōudù,tiěmǎqiūfēngdàsànguān。sāishàngzhǎngchéngkōngzìxǔ,jìngzhōngshuāibìnyǐxiānbān。chūshīyībiǎozhēnmíngshì,qiānzǎishuíkānbózhòngjiān!相关翻译年轻时我就立志北伐,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即使现在,北望中原,我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依然坚定如山。记得当年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比,可到如今垂垂老矣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想起了诸葛丞相,他的《出师表》真可谓千古流传,有谁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相关赏析《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书愤,即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此时他已是6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赋闲了五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今浙江省西部)军州事。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分明是想在战场杀敌报国却离战场越来越远。想起那破碎的山河,有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报国欲死无战场”的现实,郁愤之中写下此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分为两部分。前两联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两联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陆游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主战派暂居上风,陆游开始崭露头角。但随后张浚北伐失利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投奔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开始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这陆游一生中身临前线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当时他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在主和派的策划下,王炎被召回临安,幕府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所以才发出“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样的感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1163年,张浚都督江淮诸路军马,北上收复了灵壁和虹县当时陆游37岁。任镇江府通判,参与到了这次北伐之中,还多次给张浚上书建言献策。1172年,王炎从四川沿秦岭北上进军中原。48岁的陆游,在王炎幕府中任职,曾亲临大散关强渡渭水与金兵交战。这两句诗所写的两次战争,跨度从陆游37岁到48岁,整整11年;从空间上讲,从东南到西北纵横数千里:从作战方式上讲,从舰船水战到骑步陆战,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气势宏大雄壮。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中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本身是一个书生,但“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他一直把自己当成战士,一直期望自己能捍卫国家,扬威边地,但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一个空字就写尽诗人之愤懑。岁月蹉跎,揽镜自照,衰鬓先斑,皓首皤皤,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样悲剧的现实怎能不让陆游愤懑呢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千载而下,无人可与其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