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主题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习题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历史-主题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习题1.doc

中考历史-主题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习题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题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安徽近7年真题汇编命题点经济重心的南移1.(2015安徽3题)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2.(节选)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的水稻种植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2)北宋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3.(节选)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3)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改正:2017备考猜押1.(2016齐齐哈尔)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戚继光C.林则徐D.岳飞2.(2016内江)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3.(2016模拟)《宋史·食货志(下)》记载:“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A.南朝时的宋B.唐朝C.北宋D.南宋4.(2016名校大联考)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度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5.(2017原创)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得到加强。(1)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2)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3)元政府设置,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答案1.B2.(2)占城稻。(1分)3.(3)【×】;(1分)将“明清”改为“两宋”。(1分)2017备考猜押1.D2.D3.C【解析】本题考查北宋时期商业的繁荣。由材料中的“交子”联系所学可知,交子最早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出现,南宋时期通行会子。故选C。4.A【解析】本题考查行省制。“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说明这一制度下地方权力大,但行使权力时又受中央政府的制约。结合关键词“都省”可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5.(1)市舶司(2)景德镇(3)宣政院(4)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