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五月的第二个周天5月8日是母亲节,为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风尚,充分发挥我校的优良传统感恩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为此,我校开展感恩母亲节主题系列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目的:1、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2、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3、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二、活动内容:1、通过下周一(5月6日)国旗下演讲,进行全员发动,宣布我校“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2、学校组织开展一次感恩母亲节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各班在班级开展预赛推选选手参加学校比赛。3、班级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之恩,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写给父母一封信,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以把一些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感谢妈妈的话大胆表达出来;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做饭、拖地、洗脚等);开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活动目的: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通过活动,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母爱,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2、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心性,以及填平代沟的信念.3、带领学生走出感情粗糙、表达浅显的低谷,从而达到细腻感悟、真情表达、理性升华的目的时间:5月6日地点:三年级(1)班教室主持:班主任出席者:全班同学和班主任活动过程:一、畅言母亲,感受母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无止境的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种爱,叫"母爱"!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母亲的爱给予我们幸福.母亲的爱像春天的紫燕,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母亲的爱似涓涓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稚嫩的灵魂;母亲的爱是一曲最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美妙、最圣洁的音符……同学们,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感恩.二、了解母亲节的由来.三、小调查:知道母亲生日的同学有多少?四、回忆《洗脚》的公益广告,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洗脚》:一位妇女在房间里安顿好孩子以后,端着一盆热水,为她母亲洗脚……房间里的孩子看妈妈还没来,就出去看看.当小小家伙看到妈妈是在给奶奶洗脚的时候,他也到厨房端来了一盆热水,泼泼洒洒地走来,对着妈妈,说:"妈妈,洗脚."五、说说母亲感动你的小事.六、你诵我说,体验母爱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歌;介绍动物界中有关母爱的故事;介绍影视媒体中母亲的感人事迹.七、跨越"代沟",和谐相处1、说说自己与母亲之间曾经产生过什么矛盾.2、四人小组讨论,提出解除隔阂的`"金点子".八、真情流露回报母爱1、以"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母亲说一句话.2、展示自己为母亲精心制作的卡片,写下对母亲说的"真心话".3、集体合唱;《烛光里的妈妈》九、拓展延伸,体味生活1、记录母亲一天的所作所为,感受母亲的辛劳.2、观察母亲:母亲的眼神,母亲的头发,母亲的皮肤,母亲的衣着……3、和母亲做一个肢体态势语言的交流: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3活动目的:1、提高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2,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问题分析:我和同学已经有了近两年的接触,发现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基本能做到自己的是自己做,但在家庭中,却缺乏劳动意识,过于依赖家长,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家里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召开"家里的事帮着做"的主体班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体会父母的劳苦,学会关心他人。活动依据:本节活动课依据《德育》小学二年级第七课《家里的事帮着做》的教育目标制定设计。活动准备:1,课前以一些生活现实为背景排演小品;2,以"母亲节"为题材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母亲献礼;3,收集自己在家中劳动的资料,制作成展板;4,利息各种家务劳动技能;活动人员:1,本班39名同学和正副班主任;2,聘请部分学生家长;主持人:4人整体设计:1,利用生活小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启发明理;2,结合生活实际,部分学生汇报自身的家务劳动小技能;3,请家长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