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外经贸(1).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X 页数:111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外经贸(1).pptx

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外经贸(1).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外经贸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观点认为,李嘉图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为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侵略和剥削落后国家服务的,所谓“开放”不过是资本主义强国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传统观点在落后国家中产生过广泛影响,难怪在世界近代史上,落后国家在对外关系方面实行的基本政策都是闭关自守,害怕参与“国际分工”而受到剥削和压迫。如果落后国家中有人主张对外开放,会被国内民众看作是“败家子”甚至“亡国奴”。于是大多数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都主张闭关锁国,以至于西方列强要迫使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地区)开放时,都要用坚船利炮才能打开它的大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超越了中外历史上的成见和惯例,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邓小平大胆地认为,一个主权独立的落后国家开放对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加入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是有利的邓小平最早讲到对外开放(对外贸易)问题,是1975年8月18日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报告时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讲了七点意见,其中的第二点就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要进口,就要多出口点东西。……出口什么?要大力开采石油,尽可能出口一些。工艺美术品等传统出口品,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出口。化工产品要考虑出口。煤炭也要考虑出口,还可以考虑同国外签订长期合同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在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们仍然抱残守缺,“脱亚入欧”的日本赶上去了,中国却沦为一个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故步自封,排外斥新,就将永远落后闭塞,永无翻身之日!第一节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1、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2、战后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3、世界各国,各民族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为许多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利用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赶上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战略思想的根本转变——实行对外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具体运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二、对外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实行对外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三、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引进国外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都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分割的地域市场,发展到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而突破国界,发展成世界市场。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充满活力。闭关自守是与市场经济的性质格格不入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行对外开放。1980年底相当多的权威人士(如陈云)仍认为,中国只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调整、整顿和提高,而不必实行全面改革。而部分对改革缺乏深刻认识的人则乐观地认为,只需要三年即可改革成功。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中国对经济改革的认识是缓慢地进步的:1983年提出的方针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即陈云的“鸟笼经济”);到了1984年则改为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又修改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直到邓小平南巡后,才于1992年召开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提法,次年并将此纳入宪法。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建立,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它不仅要求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求同国际市场相联系,从而使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参与国际分工,并利用国际分工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可以大大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而是我国富民兴邦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的各项立法,方针政策和措施,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并通过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央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2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