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1一、说三维目标的确定本节内容为“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第一课时:“正投影与三视图”,它主要描述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规律、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等内容。首先,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故正投影法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绘图和识图的前提。其次,三视图是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最后,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高中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过有关三视图的知识,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来引导教学。此外,学生一般对动手实践的好奇心强、积极性高,但往往缺乏细致、严谨的态度,故教师应注意进行积极地引导。综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是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投影的原理,理解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规律;(2)过程与方法:能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在设计交流与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细致、规范的技术行为习惯。二、说教学组织方法、教学进程及原理环节一:情景导入【教学目的】回顾上节内容“技术语言的种类”,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教法设计】用教学课件展示情景导入内容及“不规则物体”的图片,教师介绍故事内容,并设置问题。【时间分配】约2分钟。【故事情景】一位学生前去一家加工厂为其班级加工一件重达50千克且中空的不规则物体,以下是他与加工师傅进行交流的过程。首先该学生试图用口头语言描述所加工物体的形状,发现难以表述清楚。接着,他又用草图法绘制了该物体的正等轴侧图,由于此物体结构较复杂,他花费了较长时间完成绘图后,发现图样线条太多,层次感不明显,尺寸也难于标示,加工师傅还是难以看明白图纸。最后他制作了该物体的一个模型并结合正等轴侧图,还辅之以口头语言总算把该物体表述清楚。然后加工师傅便无奈地摇了摇头。该学生看到后就好奇地问:“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加工师傅就很不耐烦地回答:“回去问老师!”设问:剧中的加工师傅并没有直接回答该学生的问题,于是他回学校后便拿这个问题向老师请教,你知道老师对他说了什么吗?环节二:正投影的原理【教学目的】了解正投影的原理和理解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教法设计】从“手影”游戏引入,讲解“正投影”,经“设问”和“演示”探究正投影具有显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并建构“视图”的概念。徒手在黑板上画图1,逐一添加不同形体,有意引导从同一方向想象,引出同解的视图,再启发点明改变投射的方向其视图就不同解,说明一个视图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然后列举对一个“工字钢”的六个方位观察结果,从而最终说明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时间分配】约10分钟。1、“手影”游戏设问:怎样才能使投影大小与老师的手形大小相仿?正投影法、正投影设问:正投影有何重要性质?演示:正投影具有显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2、设问:哪些形体按照图中投射方向所形成的视图是矩形?结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用多面视图。分析:结论:三视图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环节三:三视图的形成原理1、三投影面体系【教学目的】三投影面体系是形成三视图的必要条件,需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教法设计】用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板图相结合。【时间分配】约1分钟。【教具】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名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每一视图的名称,以及它从物体的何方向投影所得。【教法设计】结合实物演示及PPT课件,叙述从简。【时间分配】约1分钟。【教具】实物模型。实物及PPT展示:3、三视图的展开及其位置【教学目的】由三视图规定的展开形式引导出三视图固定位置的道理,对三视图的形成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教法设计】借助PPT课件和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讲解简练。【时间分配】约1分钟。PPT展示:环节四:形体结构的分析及三视图的绘制【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实物进行形体结构分析并绘制三视图,然后探究、归纳三视图的尺寸“三等关系”及其与实物之间的六向“方位关系”。【教法设计】准备6个实物模型,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绘制一个模型的三视图。首先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形体的结构分析。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巡视,一段时间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