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小村美丽家园范文.docx
上传人:努力****妙风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幽幽小村美丽家园范文.docx

幽幽小村美丽家园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幽幽小村美丽家园范文[乡镇街道范文]一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中心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3.25万.抗日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有“浙东小延安”的美誉,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等都驻在梁弄.面积3万平方公里,目前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和革命建筑物主要集中在梁弄,包括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碑等革命遗迹.1943年梁弄战斗胜利后不久,浙东区党委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浙东区党委在此领导浙东军民团结奋斗谱写了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诗篇.梁弄,弄堂弯弯、流水潺潺、青瓦褐檐、九十九条小巷条条都通,她就像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据说是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梁弄了.是个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方能知其醇香.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诸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进入古镇,沿着“正蒙街”东行,虽然是条新街,但只觉古风扑面而来.这条街仿明清风格而建,和镇里的老街十字相交,沿街多是两三层的房子,屋檐山墙错落,与浙东第二藏书楼遥相呼应.并且百年老校镇中心小学就在近旁,仿佛故意向人们炫耀其古朴文风和悠悠历史.走了几十米,向右一转,是一条解放前的老街.在这条古街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江南山乡的生活习俗,同时又能体会到山乡人物的文风雅韵.一条街上便有许多杀羊、打面、烧酒的作坊等.还有依然开门迎客的老店柜台等等,所有这些浓缩了江南山乡的社会文化.走进老街的老屋,仍可看见人们睡着古老的床,挂着百年条幅,甚至吃饭的碗也是年代不短,他们仿佛生活在过去的历史中.如今镇里在老街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让他们仍住在这里仿佛是为了保护老街老宅所采取的措施.走到老街尽头往左转就到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司令部旧址位于梁弄“小源和”内,系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令部旧址是为了纪念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重新修葺,1993年3月成立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陈列革命历史文物30余件,历史照片160余帧,图表10余张.梁弄的弄堂大多是无名的,冠名的只占少数.它们中有的以姓氏为号,如“姚家弄”、“大黄弄”、“西孙弄”等;有的以店号为名,如“盐店弄”、“豆腐店弄”、“柴行弄”等;有的按方位取名,如“后弄”、“下横街弄”等;有的按古迹取名,如“秀房弄”、“五桂弄”、“洞门弄”、“牌仙弄”等;其次还有“学堂弄”、“墙里弄”、“井堂弄”、“大池头弄”;;这些弄堂长短不一,宽窄有别.宽的至多一两米,窄的两人对遇只能侧身而过,抬头望之,简直是“一线天”.弄堂多了,弄口的水井、水沟也自然多.旧时没有自来水,人们靠吊井水过日子.可谓“幽幽古弄,眼眼水井”.说到井水,冬暖夏凉,比自来水好多了.夏季里,各井台边围满了提水用水的人,或洗汰,或凉身,或玩耍,或饮水;;隆冬里,井水冒着腾腾热气,洗衣刷被,汰菜淘米,剖鱼杀鸡的都有.老话说:“干不了的吊水桶,凉不过的弄堂风”.不错,在照不着阳光的弄堂里,来一阵风,给炎炎暑日频添几多凉快和惬意.在那弄与弄交汇的岔口处,几条石凳,数枝垂柳,一处小池,三两只鸭子,还有吐着粉红色舌头的狗儿,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谐.摇摇扇子捶捶背,讲讲故事搞搞笑.开阔处的几家小店,烟酒百杂、酱油味精,货源还算充足.左邻右舍有点急用,用不着走七弯八拐的弄堂去大的商店购物了.老街长弄,青瓦褐檐,马头风火墙,卵石小径给古镇以幽雅古朴.她似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知其醇香.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探究那半条弄堂在何处,到底有多长.后来我们终于见了它,原来只不过是条“断头弄”,原路进,原路回.蛛网似的弄堂深处,有典雅古朴的四合院“小源和”,有著称“中医世家”,百里闻名的黄氏“庆云轩”;还有市内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正蒙学堂”;有藏书仅次于宁波天一阁的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或曰“七十二峰草堂”;有闻名遐迩的“浙东韬奋书店”;有清乾隆年间的举人宅第“旗杆墙门”和“大厅”;有官至台湾道台的“洞门里”;;弄堂深深藏“金凤”,神奇至斯,刮目看之.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童谣还在耳边响:“草籽炒年糕,吃得到余姚,余姚一条弄,转弯到梁弄,梁弄一条街,直落到横街;;”古镇弄内,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据笔者约略所知:南宋时,有同科中举,蟾宫折桂的黄必腾兄弟五人,号称“五桂”;有“藏书之富甲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