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年产3万吨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年产3万吨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东营黄河三角洲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年十一月第一章项目概况第1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承办单位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拟建地点大码头镇4、项目编制单位单位名称:东营黄河三角洲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乙11820070015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1、发改地区[2009]3027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4、《广饶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5、鲁发[2010]9号《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附件。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简介(1)建设内容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求,通过建设菌种繁育技术中心,引进、筛选、保存,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优良菌种繁育及规模化生产;利用先进的双孢蘑菇隧道生物发酵技术,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食用菌的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建设生物肥料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创建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1\*GB3①建设菌种生产车间1个,建筑面积2800m2;=2\*GB3②菌种研究中心1个,建筑面积520m2;=3\*GB3③建设发酵式隧道103条,占地面积12854m2;=4\*GB3④新建温室140座,建筑面积186760m2;=5\*GB3⑤建设生物肥厂1个,建筑面积12000m2。(2)建设规模:年产鲜菇3万吨。(3)地址选择:大码头镇。(4)建设期:3年,计划2010年9月—2013年12月。(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其中申请国拨资金1000万元)。(6)财务评价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年总成本5062.14万元,年利润总额2366.83万元,所得税591.71万元。项目投资利税率47.38%,投资利润率45.9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71%,投资回收期4.36年(建设期2年),盈亏平衡点49.16%。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生产规模双孢菇t/年30000加工产品t/年50002项目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申请银行贴息贷款万元2800自筹资金万元2200其中:上级拨款万元10003建筑面积m218020加工厂4项目定员人11065菇棚数座140示范6设备装机容量kW16507年用水量m31710008主要原材料t80000麦秸等9销售收入万元/年7500正常年10总成本万元/年5062.14正常年11投资利润率%47.3812投资利税率%45.9913财务内部收益率%36.71税后14投资回收期年6.69含建设期15盈亏平衡点%49.16第二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第1节项目提出的意义1、发展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生产是响应国家规划,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本项目立足以繁荣码头、加快富民强镇为战略目标,抓住国家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契机,争取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业,不仅能促进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广大群众的收入大幅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当地土壤条件,为今后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实施食用菌高技术的研究是对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食用菌产业是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已成为继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并成为一些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大码头发展食用菌的潜力很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GB3①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生产技术不规范,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影响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出口。=2\*GB3②产业链不配套,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技术力量弱,种菇效益不稳定。因此标准化、工业化全天候生产食用菌,是适应市场高档化、长年化、超市化、食品安全的供货需求,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因此进行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有利于提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