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二、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二)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木曰曲直火曰炎上稼—春播(种)穑—秋收(收获)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的特性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1)。三、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一般状态下的关系(4)举例:(3)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4)举例:3、五行制化(1)概念: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5)举例:所不胜:一方太弱(3)形成条件:所胜:一方太过上述二者兼而有之(4)举例:五行乘侮关系图3、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子行异常影响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脏腑、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乘侮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