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什么是本愿经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什么是本愿经工作汇报.docx

2024年什么是本愿经工作汇报.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什么是本愿经工作汇报什么是本愿经2021-10-2019:00:02小编:admin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无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的状况,解释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表明,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大愿地藏菩萨负责。本愿经全文计分十三品,原分为上下2卷,上卷由第1品至第6品,下卷由第7品至第13品。(一)仞利天宫神通品,(二)分身集会品,(三)观众生业缘品,(四)阎浮众生业感品,(五)地狱名号品,(六)如来赞叹品,(七)利益存亡品,(八)阎罗王众赞叹品,(九)称佛名号品,(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十一)地神护法品,(十二)见闻利益品,(十三)嘱累人天品。而现今流行本分上中下3卷,主要是便利读诵。第1品至第4品为上卷,第5品至第9品为中卷,第10品至第13品为下卷。与地藏十轮经同为专门阐述地藏菩萨事迹的重要典籍。本愿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拔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灭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本愿经还融合了地藏王菩萨的大悲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可贵的是,整部经典皆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心开示。对于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论的不可思议;而初发心者,也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救华悲愿。在所有经典之中,佛理浅显易懂,又不需他人来传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拓展阅读:本愿经和其他经不同在哪里有道友问,自己很喜欢楞严经、金刚经,心里觉得它们,比本愿经更厉害,功德更大。但明知道自己人格不够健全,要从本愿经开始,可内心却不怎么欢喜本愿经,要怎么办?要学佛,建议大家都能深入经藏,尤其是多看佛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这三部大经一定要看一看。如果要专修的话,一般人会去修念法华经,念金刚经,念弥陀经,或者念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会比较多。至于历史上说,要整部华严来念,整部楞严来念,相对会比较少。所以你要念其他经典,也是非常赞叹的。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生活上的问题、困扰、烦恼,乃至种种不如意的时候,建议你把其他经典,先暂时放下,提起本愿经来,这说明你生命出现了漏洞。而所有佛经中,弥补生命漏洞的经,就是本愿经,就是地藏菩萨。等你什么都顺利了,智慧也开发差不多了,你再去看其他经,会越看越舒服。提倡本愿经是因为,地藏菩萨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开关,学佛就是要达到生命的圆满境界,这个门在哪里?这个门,就是地藏菩萨。生命圆满境界,就是华严经。但华严经太宏大,普贤行愿品也太宏大,而我们现在只在门外看着,进不去,怎么办?念本愿经。许多人误解了,以为本愿经只是超度用的。但其实历史上还有两部经,对超度也很有用的:一部是金刚经,像戚继光曾经念金刚经,超度他的将领。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了,他请僧人念金刚经。还有一部,是法华经。许多故事记载,念法华经对超度祖先,功德特别大。当然,你去分析楞严经,也可以。历史上也有人,念楞严经开悟,然后超度他曾经害死的人,那个人站在他肩膀上,就升天了。但普遍来说,法华经和金刚经的感应故事是最多的。但本愿经不同的是,它是讲地藏菩萨。它不仅能超度,最重要的是,能圆满我们人格,弥补我们生命中的漏洞。普贤菩萨代表的,是生命的圆满境界,而地藏菩萨刚好相反,他代表的是生命中出现缺欠,他去弥补,让他圆满。他有这个作用。真正要修行的人,他首先一定要心态健康,人格健全。凡是因为世俗不顺,婚姻,感情不顺,甚至种种苦恼,想要逃避的人,他来修行。这类人代表他生命中有残缺。如果他没有弥补这个漏洞,他越修,就会越痛苦。真的修道人,不能有任何的恨,任何的排斥,不满。他只有慈悲。否则他越修就越危险的。不要把本愿经看成只是消业障,只是超度,只是讲因果。现在人很神奇,都是用大脑思维。你问他:金刚经讲什么?他说讲空性。这个回答对吗?这个回答是你思维出来的。你大脑想出来的,和生命去体验出来的,完全是不一样。比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