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上传人:文库****坚白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结合“机械制图”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自主探究学习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句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学科教学中显得尤为正确。第一堂课除了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之外,内容也是很关键的。除去必要的自我介绍之外,说透书本上的绪论也不容忽视。在讲绪论的时候,一方面要强调这门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良好的入门引导也会给“第一堂课”增色不少。例如,拿前几届学生的制图作业,如A3图纸的手柄、一系列的轴测图(空间立体图)等,让同学们知道制图的具体和达到的标准。这样,往往很多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和都会认真仿效这些的制图作业,使他们有一个高的起点,当看到自己也绘出同样好的图样时,就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讲解目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给学生讲授书本内容之前,一定要将目录讲解一遍,这是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一环。[2]手上的教材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学习?一学期还是一学年?每个教学阶段分别有哪些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哪些章节是整本书的重中之重?这些问题都很有必要在讲解目录的时候给学生说清楚。教学的对象在层次上存在差异,是不是要在内容的学习和考核上有所区分?比如拿笔者所教班级来说,教材是钱可强主编的《机械制图》,但教授的学生是中职新生班(中职学生教学重点是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并非作图能力),于是在讲解目录的时候,笔者就告诉他们,第十章——零部件测绘和第十一章——应第三角画法仅仅作为考察内容,可以自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解目录的时候就应特别指出,教学过程中可能不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讲授。例如,书中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中共有3节,尺规作图这节排在第三,而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讲的就是尺规作图,这是由于先讲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以及字体等内容在教学安排上显得更加合理。给学生初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这不仅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更是对教师能否站在高处熟练把握教学节奏的一个重要考验。三、上好每一堂课才是硬道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变得多种多样。传统式的“书本黑板一张嘴”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今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但是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怎样变,他们都必须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服务,因为上好每一堂课才是硬道理。(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它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使无形为有形,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它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讲授正等轴测图的形成这个知识点时,如果对照书本的定义来讲解,不仅麻烦,学生也听得索然无味甚至茫然。所以笔者将PPT中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正等轴测图是通过怎样的变化而来的。(二)直观性教学“有所见才有所感。”直观教学是教师通过实物、模型、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讲授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时,笔者曾经将黑板、地面和墙壁分别看做V面、H面和W面,非常直观。要求学生自制模型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但过分依赖直观教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限制的,应当合理的、逐步有控制的使用。(三)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四)整合式教学四、细节决定成败,做个有魅力的好教师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仅仅做个上好课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已无法满足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要想做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细节上绝对不能马虎。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新东方教师十戒的小短文,写得十分精彩。其中的第六戒为叫错或者不记得学生的名字。这点笔者非常认同。还有,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用充分、客观的评价取代简单的“√”和“×”,等等,都是平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