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三明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上传人:St****36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福建省三明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2022年福建省三明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明一中2010-2011年度上学期学段考试卷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1、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A、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的人,他的出身和地位决定了他对黑暗政治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林冲最终的反抗,体现了《水浒》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B、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造了性格孤僻、保守僵化、恐惧变革的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是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一个受害者。C、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边城》,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用华美绚丽的语言,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了人性的粗犷强悍和民俗的淳厚善良。D、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年青时患上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致瘫痪,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他身残志坚,在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B、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D、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二、填空题(1分)3、中国古人用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于乙巳岁十一月(公元405年),请问公元406年用干支纪年应是年。三、古代诗文阅读题(36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2)登东皋以舒啸,(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4)东隅已逝,(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5-7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C、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D、之二虫又何知之:此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C、①之二虫又何知②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D、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云无心以出岫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段,完成8-12题管仲论(节选)(北宋苏洵)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古文观止》)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