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吃****春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4-3河流地貌的发育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通过示意图,掌握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2.了解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种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2)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所受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如下所示: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类型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山前由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处泥沙堆积而成[易误辨析]冲积扇与洪积扇都是流水在谷口沉积形成的扇形地貌,二者发育形成的气候条件有何差别?在湿润、半湿润区的谷口常形成冲积扇,而在干旱、半干旱区的谷口常形成洪积扇。判断(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2)河流在凹岸堆积,凸岸侵蚀。(×)(3)冲积扇多分布在山前。(√)(4)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知识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形成(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聚落规模eq\b\lc\{\rc\(\a\vs4\al\co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易误辨析]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水运,适宜聚落发展。但是,在热带地区的平原气候闷热潮湿,不利于人类居住,人烟稀少,聚落极少分布,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的密集区?答案:不是。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重点一河流侵蚀地貌【探究活动】材料一见图。材料二长江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江面最狭窄处只有100米左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也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是三国古战场,另外还有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它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句犹然在耳。(1)图2中的河谷分别对应图1中三段河谷AA′、BB′、CC′的哪一处?其形态有何特点?(2)三段河谷AA′、BB′、CC′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3)Ⅱ河谷左右两岸不对称,其原因是什么?(4)简要分析长江三峡的形成过程。答案:(1)上游河谷AA′对应Ⅰ,河道较窄,呈“V”型;中游河谷BB′对应Ⅱ,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Ⅲ,河谷更开阔,呈槽型。(2)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向下侵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和堆积为主。(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使得河谷左右两岸并不对称。(4)先是地壳抬升形成山地,后是经过流水侵蚀形成峡谷。【归纳总结】1.河谷的发育过程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当沟谷深切至地下并获取稳定的补给水源时,沟谷就成了河谷。河谷的发育过程和特征如图所示:2.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拓展提升】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需考虑南北半球)其成因解释如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