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听名师培训心得体会多篇【摘要】听名师培训心得体会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听名师培训心得体会篇1本次为期六天的x期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这几天集中学习并有幸聆听了几位小学数学专家的报告,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什么是新课标,什么是新课堂,使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下面是我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8月21日上午,全校教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各位领导的报告。首先,吴校长带着大家重温了“备课、作业的基本要求”,从各个方面对教师备课及学生作业进行认真细致的指导。接着花主任汇报了“教科研考核奖励办法”,要求年轻教师要积极投身教科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最后徐主任带着大家共同学习“教学常规、工作质量考核方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谨记领导们的教诲,认真备好课,踏踏实实完成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科研活动。8月22、23日,分组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体数学教师一起聆听孙校长对小学数学课标的解读。听了孙校长的报告,我们知道了新课标的修订过程,掌握修订课标的新特点,明白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学会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专家们花了这么多心血为我们教师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我们自然要用新课标来规范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带着激情和期待,8月24、25日我们迎来了贡校长、杨校长的两场讲座。两位专家的报告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让人听了意犹未尽。其中贡校长提出一个观点“教学生终生不忘得数学”让我感触颇深。如何让学生学会的数学知识终生不忘呢?我们在教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时,不能只是灌输,更要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的体验,让学生真正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只有让每位同学真正体验过后,他才能终生不忘。就用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来举例,在教学1千米有多长时,由于条件限制,课前让学生在跑道上走1千米来体验,结果在跑道上绕着始终不能直观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课堂我让学生来说说,一位同学双臂侧平举时大约1米,那么10位同学手拉着手大约长多少米呢?100位同学呢?1000位呢?这时学生会惊叹1千米很长很长,但却也无法真正直观感知1千米到底有多长。而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贡校长他们东桥中心小学就做的很好,课前教师们在学校前的一条笔直的公路上量好1千米做好标记,然后在教师和领导的组织下,三年级的所有学生一起到公路上从1千米的一头排到另一头。让学生在各自的位置上去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接着让几位同学从1千米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其他同学原地用手表记时,看看同学走完1千米要花多长时间,然后再让老师分别骑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从1千米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同学原地用手表记时,看看骑车走完1千米要花多长时间。最后让学生到另一处体验弯曲的1千米。放学回家让学生根据自己记得时间再去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远。经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体验,学生怎么能不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远,怎么能忘记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我们的教育发展。校本培训与时俱进,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有些理论知识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细细琢磨、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进步!听名师培训心得体会篇2我有幸成为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