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描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融资方式单一,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不协调。并对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应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合适的客流预测方法及深化城市轨道与土地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的发展。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对策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市客运量大幅增长,在一些特大城市,单纯采用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运输效率更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国家先后审批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全国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建设速度大大超过前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教授指出:“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1000多公里。预计到2016年,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近30个,运营里程将突破2400公里,总投资近1万亿元”。“未来我国的城市圈将逐渐形成城市中心区采用地铁、轻轨,城区与郊区及卫星城间采用市域铁路,即‘内轨外铁’布局模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2.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目前,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仍比较缺乏,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诸多问题。2.1投资和运营成本巨大,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项目投资大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每公里造价达3~4亿元人民币,涉及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巨额的前期投入往往给当地政府带来过大的财政负担。运营过程收支难以平衡,投资回收慢,贷款压力大。目前世界上除香港地铁外,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需靠政府财政补贴。以北京为例,由于实行地铁月票及相关的福利政策,市政府每年需拿出上亿元资金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出资+贷款”的模式,基本是政府以注册资金的形式投资,沿线各区以建设项目的动拆迁工程折算出资,资金缺口以银行贷款解决。这种资金筹措方式限于政府财政的能力。除上海的地铁1号线、2号线以外,项目公司的资本结构中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一般为4∶6,如上海地铁1号线北延伸项目、M7线项目,实际资产负债率达60%以上。这一资本结构形成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高负债经营的基本特点。2.2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客流预测的可信度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人们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偏见也大都源于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偏差较大的现实。我国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客流转移法,现在普遍采用“四阶段法”,但每个城市对于“四阶段法”的理解不同,按照该方法建立的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模型都有一定的不同。其中,交通分配模型大部分采用国外的~些参数,与我国城市的发展状态和交通出行特征具有较大的不同,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现实相差较大。如2010年的客流预测表明,广州新城和黄阁以北的早高峰区间客流断面不大,均在每小时9000人次以下,说明沿线客流增长仍需要一定时间培育,否则会有客流少、运营效益不佳的风险。没有客流会造成资源浪费,有客流而缺少运营车辆,同样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许多城市的地铁站十分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运营车辆,致使行车间隔时间过长。2.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不协调土地利用和交通是一个互动的单向循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对此体现得更加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刺激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站点分布特征的不同又影响土地开发的强度和利用模式。事实上,以往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关系规律缺乏认识,未能很好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良性发展,有的线路为降低造价,选择了城市部分原有国铁线路,但沿线用地性质多为工厂,保证不了充足的客流,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3.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3.1积极探讨多渠道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建立专项基金,喂轨道交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制定法规,适当扩大外资渠道,可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