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岭底小学汇报材料岭底小学汇报材料岭底小学是一所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在校学生160余人,专任教师10人,教学班6个。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我校接入了20M的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起计算机教室,配备了20台笔记本电脑;六个教学班均安装了电子白板;10个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装备了一个异地同步课堂教室。农村偏远学校,受教师素质和编制的限制,客观上不可能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不可能自主开发优质资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唯只有通过网络,“三种课堂”才能得以实现,与名校对接,与名师对话,才能最大化成为班班通的受益者。一、专递课堂成为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有力保障“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这一平台提供的与教学同步的专递课堂,使已经开起来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使无法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课程,有名师为孩子们讲授。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相对偏低,1—3年级教师均为包班,没有专职音、体、美教师。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学校规定教师做到“四个务必”:一是包班教师务必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不得相互挤占。二是音1乐、美术课务必利用资源开展教学,满足山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三是其他课程务必利用数字资源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务必利用活动推进教学。全校定期开展“四小”竞赛活动,“四小”即,小歌手、小画家、小运动员、小书法家,活动的开展确保专递课堂,不搞形式,不走过程,确保国家课程不但开齐而且开好。二、名师课堂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与外界交流接触相对较少。“三通两平台”的实施,使我校教师同名师对话变成现实。为了保证教师培训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四个一”:每天上网学习交流一小时,提升自身素养;每周观看一节优质课,学习名师教学理念;每月上一节移植课,实践名师教学理念;每学期出一节精品课,展示学习成果。三、异地同步课堂架起与名校名师互动交流桥梁异地同步课堂,不但能保证4—6年级开全开足国家课程,还能与名校对接,与名师对话,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我校与省级示范校七一小学,乡镇示范校集镇、东夭小学在教学上做到“四个同步”,一是教研活动同步。同步参与集镇示范小学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学疑难,提升专业素养。二是集体备课同步。同步参与集镇示范小学的集体备课,与该校教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特色课堂同步。七一示范小学的书法教学是他们的特色课程,为了提升师生的写字水平,我们与他们的特色课堂同步,共享优质资源,受益匪浅。四是音美课堂同步。由于“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只有1—3年级的数字资源,没有4—6年级的资源,我们与集镇、东夭示范小学实行同一2张课表,确保全校所有年级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班班通”的内涵是优质资源班班通,而不是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班班通。因此,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是班班通的关键,应用是班班通核心。否则,多媒体设备和网络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全校教师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活动,向名师学习;定期登陆QQ群与同行交流;利用芮城县教育信息网,坚持论坛交流;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专家请教;经常上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以上方式,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校本资源库,教师上传教案、导学案600多份;课件100多份;制作微课程50节;下载优质课80节。“班班通”应用和“三种课堂”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使山区教师素质得以提升,使山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受益者。3梅子铺镇余岭民族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2017-03-2712:07|#2楼汉滨区梅子铺镇余岭民族小学汇报材料梅子铺镇余岭民族小学座落凤凰山麓,月河之滨,是阳安铁路,安石二级公路捧出的一颗希望之星。学校现有教师9人,其中大专学历5人,中专4人,在校学生170人(回族学生3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生源辐射周边五个村。巩固率达100%。余岭民族小学始建于七十年代初,历经三十年,风侵雨蚀,破烂不堪,危房陋室,教学两难。新世纪初,幸蒙省民委,.“爱德基金会”及挪威友人尢.约翰先生等有识之士扶持修建教学楼一栋、办公用房8间,厕所两间,围墙校门环绕,硬化了250米学生到校主干道。竣工之日,村民云集,学子欢歌。.近几年来,全体教师紧抓机遇,不等不靠,利用有限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购回两百余棵常青树苗分载在校园、操场。按“普九”标准对教室、部室进行合理布置,在校园里挂起伟人、名人画像,安装起旗杆,修建礼台和乒乓球台,购回图书2000册等。同时加强三室一部(档案室、图书室、电教室、少先队大队部)规范化建设;“人人动手捡一个干净校园”的弯腰工程,1坚持周评比的卫生流动红旗制度,通过“三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逐级签定安群责任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