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民法学(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2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法人机关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体现着()。A.法人机关成员的个人意志B.法人代理人的意志C.上级主管机关的意志D.法人的意志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无效的民事行为D.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3.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A.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全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和有财产性质的人身关系4.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可以分为()。A.既得权和期待权B.财产权和人身权C.主权利和从权利D.绝对权和相对权5.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A.有限清偿责任B.无限清偿责任C.无限连带清偿责任D.按份责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内容7.公民死亡后即丧失法律上的人格,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后果是()。A.遗嘱发生效力B.财产开始继承C.债权债务消灭D.婚姻关系消灭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A.依法被撤销B.解散C.违约或侵权D.依法宣告破产9.在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作为行为的附属要件,条件应符合的要求有()。A.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B.条件是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C.条件是法定而非当事人议定的D.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10.《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所发生的法律后果是()。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1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3.公民从出生时到死亡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14.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15.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16.物权分为所有权和其他物权。17.收益在法律上又称为孳息,它分为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两种。18.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19.在我国,共同共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夫妻共有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20.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21.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联合。2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23.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如经移动即会损害和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24.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25.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简述法人的条件。答:(1)依法成立。(2分)(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分)(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3分)(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分)27.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答:(1)请求确认所有权。(2分)(2)请求返还原物。(2分)(3)请求排除妨害。(2分)(4)请求停止侵害。(1分)(5)请求恢复原状。(1分)(6)赔偿损失。(2分)六、案例分析(16分)28.甲开了一个专做成人衣服的服装店,乙专门批发布料。甲向乙借3000元及布料50米,约定钱与布料半年之后一次还清。过了半年,甲仅还款500元,而且未偿还布料。乙多次到甲处催还,甲每次都推托。乙十分生气,到甲店中把甲所借布料制作的衣服全部拿走。甲谴至乙家索要,乙拒不交还,声称:“这衣服是用我的布料做的,理应归我所有。”据查,仅制作衣服的加工费甲花去2022元。问:(1)甲、乙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2)乙有没有权利拿走甲的衣服?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答:(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