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docx

《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泊宁陵》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夜泊宁陵朝代:宋代作者:韩驹原文: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词句注释1、宁陵:今河南宁陵县。2、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3、扁舟:小船。4、旦辞:清晨辞别。5、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6、窣窣(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7、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8、垂露:露珠下滴。9、毵毵(sānsān):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10、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11、不悟:不知道。白话译文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作品鉴赏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参考资料:宋吕居仁《诗林广记》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赏析陆游曾见韩驹诗手稿一卷。他在《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陵阳先生诗草》一文中说:“先生诗名擅天下,然反复涂乙,又历疏语所从来。”可见韩驹讲究字句锤炼,不惮一再修改;又爱自己注明字句出处,以证实“字字有来历”。这正是典型的江西诗风。但刘克庄《后村诗话》却说:“吕公(按,指吕本中)强之入派(指江西诗派),子苍(韩驹字)殊不乐。”则又可证韩驹入江西而能不为江西所囿,“非坡非谷”(见王十朋《梅溪先生文集》后集卷二《陈郎中赠韩子苍集》),“直欲别作一家。”(见《陵阳集》卷首小传)这首《夜泊宁陵》正是“别作一家”之诗。诗写水行风光,情景浑然一体,不假挦扯,显然有别于“生吞活剥”之作。“汴水”是一条运河,从开封经杞县、宁陵东南入淮。诗人乘舟沿此顺流东下,又遇北风吹送,扬帆破浪。首联写舟行迅疾,如转丸而下。颔联“旦辞”,补足上联之意;“夜泊”二字点题。这两句对仗工稳,而又意义连贯,一气倾注,暗用太白《早发白帝城》诗意,令人不觉。后四句诗情一转,写夜泊情景。颈联“老树”、“寒花”,意境萧瑟,气象森严,节奏从轻快流走变为凝重沉着。尾联从眼前水天之景,转出茫然身世之情,境界变得深沉寥廓,含无限怅惘之意。韩驹始以受知于苏辙享誉诗坛,终坐苏氏之党而一再贬谪,死于抚州。从诗意看,这首《夜泊宁陵》当是被贬出都赴江西任所时而作。诗人把身遭党祸茫然不知所适的心情,表现在苍茫凄迷的水天月色之中,语淡而腴,境幽而远,结联更“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见《唐音癸籤》卷三)与黄庭坚的奇峭、陈师道的枯淡迥异。《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