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总结材料.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总结材料.docx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总结材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总结材料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开展总结材料尊敬的局长、各位领导,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xxx县位于xx东北部,在全县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镇(乡、街道),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2014年以来,共有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人口占比%。是全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xxx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xxx年1月,全县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现行标准已全部实现脱贫,在省第三方评估验收中实现了零错退、零漏评、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标。xxx年xx月,省委省政府将我县列入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共规划实施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际安置户,人(贫困人口户人,非贫困人口户人),超省下计划人(属非贫困人口)。二、相关工作开展及成效(一)在工作机制建设方面为了全面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以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为重点,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机制,分别印发《xxx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明确部门职能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职能部门结合xx年全省工业大会精神,在“十四五”规划中,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就业产业等项目xx个,项目资金万元。其中xx投入资金万元(县级财政整合资金万元,用于安置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车间等方面产业项目。东西部协作资金万元,用于吉他文化园建设、安置点棒球生产加工、安置点五小教育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加大项目投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二)在真搬实住方面全县于xxx年6月30日全面完成户,人搬迁入住工作。搬迁入住后长期在安置房居住户人,举家外出务工户人。无因在迁出地从事农业生产、子女读书、照顾老人等原因存在“两头住”的搬迁家庭。(三)在培训就业方面结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办发〔xxx〕11号)文件精神,以健全组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重点,全力聚焦培训就业体系建设,着力于提升搬迁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搬迁劳动力就业率。突出“三个精准”,增强群众发展信心。一是精准信息底数。根据搬迁群众的年龄、性别、特长等建立健全了信息库。二是精准实施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移民点单”、“企业下单”、“政府买单”的“菜单式”、“突击式”培训。全县累计开展市民教育、感恩教育、普法教育培训161场次,技能培训2815人。三是精准就业岗位。通过培训促进搬迁劳动力适应城市发展,因人施策、精准对接,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全县个安置点实际有效劳动力人,采取引导自主创业、就近就业、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行方式实现就业人,劳动力就业率%,实现户均2.2人以上稳定就业、实现劳动力家庭无零就业,有效保障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四)在社区治理方面1.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创新“1115”工作模式,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和组织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一是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强化服务功能,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社区治理“xxx样本”的总目标,街道党工委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用“绣花”般的精细治理,传递社区治理的“民生温度”,让家门口的幸福感升级。二是紧紧围绕建好一个阵地,实现服务阵地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融合的升华。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办结、一体化服务”的模式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总体要求,有效整服务阵地,进一步在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调处、网格服务管理功能等方面力求实效。三是紧紧围绕构建一张网,全力打通“十联”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按照“联户选举、驻居民警审查、居党支部把关、街道审批”的程序,优化安置点苑长、楼长、联户长等机构人员,全力推行“一微一牌一访一议”工作模式,推动“十户”联防守望、共防共治。四是紧紧围绕聚焦“五治五联”,实现治理方式由“政府包揽”到“共建共治”的转变。2.依托物业管理服务。对安置点水、电、农贸市场、车库等进行管理,对市政公用设施、绿化、环境等进行修缮、维护,全面保障群众生活有序。3.依托社工服务。按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聘用了有社工资格人员以及近20名社会青年组建了社工服务中心,为群众受理、办理、代理以及解决各类诉求和困难,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办完所有事目标。特别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干群结亲一对一服务。4.依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