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爱书的孩子爱书的孩子爱书的孩子原创:刘柠柠刘柠柠,小学英语教师。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见于《海燕》《青年作家》《中国工人》《西南军事文学》《南飞燕》《东莞文艺》等刊物。01太阳像一个熟透的柿子,挂在村子西边的大枫树梢。我站在村口,望着班车来的方向。父亲趁着农闲抽空去了常德城,我盼着他回家。我家有个长辈住在城里,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们都叫他“老爹爹”。他是一位中学教师,退休后在某个单位当门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那时候交通不便,乡下人怕给城里亲戚添麻烦,父亲去得很少,也从不带上我们。老爹爹爱护后辈,每次都会托父亲带回很多物品,贴补家用。我那时年纪还小,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艰难,我只喜欢父亲带回来的一样东西:书。太阳下山了,父亲也到了家。我翻开他背回来的蛇皮袋,里面有很多过期的杂志,比如《故事会》《大众电影》《今古传奇》《人民文学》,等等,还有一些旧报纸,有的已经发黄了。父亲当过兵,闲暇时喜欢看书,可是家里穷,根本买不起书,老爹爹知道我父亲的爱好,每次都会把别人不要的旧书报收集起来,给他留着。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这些旧书报也是我的宝贝,今天的孩子可能很难理解。我小时候的乡村,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几乎与世隔绝。在我的眼里,书,就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还记得《故事会》小而薄,大部分书角皱了,有的没了封面,有的撕破了封底,还有的干脆残缺不全。《大众电影》中间有几张彩色的插页,刘晓庆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我喜欢得不得了,剪下来贴在墙上。《今古传奇》中的小说,似懂非懂,只记住了玉娇龙这个名字。后来看电影《卧虎藏龙》,突然想起那些已经遗忘的故事情节,恍然中有种淡淡的亲切感,仿佛那个向往自由、名叫玉娇龙的女子,曾经在我少年时的生活中出现过。我爱看书,在村里出了名。如果哪天我没在村子里晃荡,多半就是躲在某个角落看书。因为看书,我还犯过错。那天是在外婆家,我帮舅舅放牛,怀里揣了一本借来的武侠小说。把牛赶到青草茂盛的山坡后,我躺下来继续畅游武侠世界。偶尔抬头望望,牛儿一直在安静地吃草。“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把牛都看没了!”舅舅的大嗓门像一声炸雷,把我惊得坐了起来。“牛儿不是在那里吃草嘛!”我回答。“你给我仔细看清楚,那是咱们家的牛吗?!”舅舅气得脸都变形了。我跑过去一看,在那边吃草的果然不是外婆家的牛,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坐在山坡的另一边放牛。我放的牛,已不知去向。在那个年代,耕牛是普通农家的一份巨额财产,如果牛丢了,损失可不小。我这个放牛娃,因为看书太入神,根本不知道牛是什么时候离开了我的视线。一家人四处打听寻找,跑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好,傍晚上灯时分,在好几里地外的另外一个村子找到了。小时候我能看书,还要感谢我一年级的启蒙老师。她是我的一个远房姑姑,十八岁高中毕业后,在我们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刚好我上一年级。到了晚上,她说单身女孩子住校害怕,央求父亲让我给她作伴。八十年代的农村,一个大女孩和一个小女孩相伴的夜晚,实在没有什么娱乐可言,那就看书吧。昏黄的灯光下,姑姑教我读拼音、识字,还不到一个学期,我已经把一年级所有的课文都读完了。后来,她又教我查字典,自己认字看书。村里大人们夸我聪明、识字多,其实这都是我的姑姑老师两年的功劳。大概在我八九岁时,大姨嫁人了。大姨父是一个民办教师,离我家不到一里地。为了考上公办教师,他在业余时间苦苦攻读函授课程。大姨是一个勤劳的人,生孩子后忙着下地干活,我放学后,要负责帮她看孩子。他们家矮小的土坯房里,有一个用旧衣柜改装的书柜,里面全是大姨父的书。高等数学之类的书我看不懂,那一排《文选与写作》以及高中语文课本,就成了我的消遣。在这十多本《文选与写作》中,我读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从中国古代的《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到中国现代大师鲁迅、冰心、老舍、朱自清、巴金等人的作品,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外国大师名篇。表弟在摇篮里睡觉,我一边拍着摇篮,一边翻看这些厚厚的书。为了打发时间,我把每一本书都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那时才十一二岁,这一堆书中,我真正读明白的少之又少。但长大后回想起来,经典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那一年多囫囵吞枣式的反复阅读,为我的写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02书看多了,就想自己写。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写作文。有一回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爱家乡的××》。老师说,大家就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吧。我看着教室外面青翠的橘树,灵机一动,就写橘树吧!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橘树,还有什么比橘树更熟悉呢,而且橘子也是我最爱吃的水果。我仿照读过的文章以及课本中的范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按照季节变换的顺序,写了橘树在春夏秋冬里的变化,不知不觉就写了好几页。第二天上课时,老师表扬了我,还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念给同学们听。我低着头,当时的心情用“沾沾自喜”“心花怒放”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这是老师第一次当着全班同学表扬我啊!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