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本溪市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pdf

辽宁省本溪市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本溪市2022届语文七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诅咒.(zhòu)笃.志(dǔ)曲肱.(gōng)威慑.(shè)B.褪.色(tuì)搓.捻(cuō)绽.开(zhàn)尴尬.(gà)C.菜畦.(wā)臃肿.(zhǒnɡ)蝉蜕.(tuì)斑蝥.(máo)D.秕.谷(bǐ)黑痣.(zhì)时辰.(chen)桑椹.(shèn)2.12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B.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5.语言运用——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B.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D.“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1)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3),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4)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5),品流应得近山鸡。(郑谷《鹧鸪》)(6)虎因喜,计之曰:“!”(柳宗元《黔之驴》)(7)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阿累《一面》)(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写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的诗句是:,。三、诗歌鉴赏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写“杨花落”“子规啼”的目的是什么?2)“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中的“过五溪”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四、综合性学习8.综合性学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A.卜算子B.浣溪沙C.如梦令D.相见欢甲:乙:(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信中国)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五、文言文阅读9.课内外文言文阅读(8分,每题2分)(甲)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