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1整体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教法建议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学法引导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2)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3)通过船闸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及密度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1、如下图所示,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__________,方向,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杯子中的水,如果杯壁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水具有性。有杯壁的存在为什么水就不流散呢?说明杯壁对水力的作用,同时水对杯壁力的作用,即,水对杯壁压强,产生的原因是。3、如果水的压强只是向下或侧向的,如下图所示,那么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或“不一定”)向下运动而不向上运动,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是下沉的吗?说明什么?【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理推理出结论,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又为学习浮力打下基础。二、新课讲解(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探究液体是否存在压强(约4分钟)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或装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液体有没有压强。提示: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方案1: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案2:利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分钟左右的讨论,学生有没有设计出方法或装置不要紧,关键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对有效思路给予以表扬)讨论过后,展示老师采用的装置,如下图。玻璃杯的底是用橡皮膜来制作的。倒入水后,如果有压强,橡皮膜将发生形变(侧橡皮膜先不提及,实验时将它背向学生)。老师演示,倒入水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方向向哪?为什么?然后老师假装不经意将侧膜转向学生:这个玻璃筒侧壁也开了口,让我用橡皮膜堵住了。如果有学生发现此处橡皮膜外凸,就势引导提问,如果没有学生发现,老师故作才发现,引导提问,引发思考与讨论。问题:里面的水所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力,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理所当然,这侧橡皮膜怎么也外凸了呢?说明什么?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想不到,提示比较固体液体有什么不同的特性)【实验结论】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B.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设计意图】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连贯性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2、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约2分钟)提问:液体对容器底的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存在呢?比如我们将一个物体浸在液体中,这个物体受不受液体的压强呢?【实验探究】(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2)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是否存在压强。【实验器材】【探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