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行知女子教育思想探析摘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深知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着力普及女子教育,推行女子教育改革,支持男女同校,在乡村、工厂实践女子教育。他是中国平民女子教育的先驱。关键词:陶行知;女子教育;平民教育①本文中关于陶行知生平的介绍,均参考朱泽普先生的《陶行知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本文对陶行知先生生平不再做考证。②⑤《振兴女子教育——在苏州振华女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载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③《陶行知论女子教育》,载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60、465页。④⑥《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领地位之十五周年纪念》,载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⑦《中国大众教育问题》,载《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陶行知出生于“鸦片战争”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出生和成长历经了中国政局最为波动的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女性解放运动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理念逐步瓦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女子解放运动的队伍中,为中国女性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陶行知也是其中之一,他着力普及女子教育,推行女子教育改革,支持男女同校,把女子教育实施到乡村、工厂,开创了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新局面。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国平民女子教育的先驱。一、陶行知女子教育思想之缘起1陶行知女子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其受教育经历是分不开的陶行知出生在“朱子故里”的安徽歙县,自幼家境贫寒,母亲曹翠仂早年在歙县耶稣堂所办的崇一学堂帮工,正因为母亲的请求,才使得陶行知免费在崇一学堂读书,能够较早地接受西方的科学文化。191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并在教会的帮助下前往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学,师从实用派教育家杜威、孟禄。①西方国家男女平权的思想,以及杜威的实用派教育理论均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7年秋天,陶行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并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普及女子教育中去。中国的女性由于数千年来“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的约束,一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鸦片战争”之后,女性解放运动成了复兴中华的一个要素,推行女学也成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陶行知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一个国家文明之高下,可以拿女子教育来决定。在重视女子教育的国家,这个国家必定是兴旺的。”②然而,“中国现在受教育有三桩不平均的地方,女子教育、乡村教育、老人教育,第一桩女子教育在中国最不注重。”③他认为中国社会要进入文明时代,首先要实现男女平等,而其中先决条件便是要普及女子教育,而轻视女子教育的国家是靠不住的,他呼吁社会重视女子教育,绝不可轻视女子对社会的作用,“譬如四万万根柱子擎着大厦,设若有二万万根是腐朽不能用的木材,则此大厦必将倾倒”。④2作为一个推举变革的教育家,陶行知深知普及女子教育的重要意义(1)使女子自身受益。长期以来,中国女性在“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约束下作为男子的附属物而存在,身体上、思想上均受到很大的压迫。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一个女孩子生下来就给她裹足,她本是自由人,生在中国就变成了一双三寸金莲”。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缠足的陋习终于废除,身体上解放了的中国女子在精神上也应当得到解放,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女子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作为女性,自己也应该了解自己的义务,“女子同为人类,自应有知识技能,去谋独立生活”。⑥(2)使家庭受益。陶行知热爱家庭,认为受过教育的女子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他说:“女子富于感化性,能将坏的男子变好,并且可以溶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而且一旦女子自身受过教育,便是“必定十分顾及他子女的教育”,甚至会更为细心尽力,“不似男子的敷衍疏忽”。因此陶行知提出“欲使男子不至堕落,非从女子教育着手不可”,女子教育一旦普及,“不但可以收到家庭教育的好果,并且可以巩固子孙教育!”(3)使社会受益。陶行知始终将大众教育看做唤醒国人爱国之心、解放中华民族的利剑,他认为“要争取大众的解放,必须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必须要与教育大众联合起来解决国难”。⑦而在中国普及大众教育的难点,“多半是女子教育的问题”。①如何发挥出社会一半成员的力量,使得“二万万柱子”不再是“腐朽不能用的木材”,共尽力量复兴中华,女子教育的作用当仁不让。陶行知将普及女子教育看做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