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韶敏****ab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docx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篇一:培根随笔读书笔记培根随笔读书笔记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培根本计划写一部大书,名为伟大的复兴,分为六个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好句好段摘录:1.知识就是力量.2.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类别:人生3.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类别:人生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类别:事业5.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类别:修养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类别:科学7.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类别:道德8.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类别:人生9.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类别:青年读后感: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她就出自弗朗西斯?培根之口.作为16-17世纪一个兼顾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用他独特的视角,洞察哲学伦理处事之道.凝聚成了薄薄的一本培根随笔.虽然只有薄薄的一本,但却能从中品出多种味道.它是一本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思想上的享受.在众多的随笔中,我最欣赏的一篇是论逆境.“顺境带来的幸运固然可贵,逆境造就的品质更令人折服.顺境的德行是节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挠.”这是全片中我最欣赏的两句话.可以说,这是全篇的精华所在.从这两句话中或者说全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同时也带给我诸多启示.遭遇逆境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不幸,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困难,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万幸,因为他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考验人的意志,磨练人的心智.可以说,正式逆境的磨练,造就了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伟人.这让我想起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丝.一种,两种,几百种,几千种,面对诸多失败的材料,他没有选择放弃.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人类走进光的世界.伽利略也同样如此,虽面对教会的迫害,但依然坚持“但地球仍在转动”.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真理,在逆境中我们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们在遇到逆境时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消极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叹息、报怨,最终堕落;积极的人,却能从逆境学会坚持,得到勇气培根随笔读后感第一篇:培根随笔读后感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第二篇:培根随笔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