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径计算方法㈡对氨系统阀件得要求倒关阀座二、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流速及允许压力降二、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流速及允许压力降三、对氨制冷管路设计要求图5-1㈢吸汽管设计要求⒈压缩机吸汽管宜在水平吸汽管总管水平轴线上方呈45°角处连接。⒉重力供液系统,最好设机房氨液分离器。㈣排汽管设计要求⒈排汽管上均应设止回阀。⒉压机排汽管应从水平排汽总管顶部呈45°角接入。㈤其她管道设计要求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第二节氨系统管道管径确定二、图表计算法通过查图表来确定管径。㈠图表得种类图表制作条件之一:冷凝温度为30℃。⒈表5-5,氨单相流吸汽管负荷量表。适用条件……。⒉表5-6,氨单相流吸汽管、排汽管与液体管负荷量表。适用条件……。⒊表5-7,氨两相流吸汽管负荷量表。适用条件……。⒋图5-2,管长小于30m氨管管径计算图。⒌图5-3~图5~6,氨单相流吸汽管径计算图。⒍图5-7~图5-12,氨两相流吸汽管管径计算图。⒎图5-13,氨排汽管管径计算图。⒏图5-14,冷凝器到贮氨器之间氨液管管径计算图。⒐图5-15,贮氨器到分配站之间氨液管管径计算图。㈡图表计算步骤⒈根据工况条件,确定选用得计算图表。⒉根据配管设计时得工况负荷量与管子当量长度,确定设计管道得规格。⒊根据计算得到得公称直径,在表5-1中,确定采用无缝钢管得规格。例:P179例题2:已知氨制冷系统单相流吸气管负荷为300kW,蒸发温度为-40℃,管道当量总长度为100m,确定吸气管管径。表5-5图5-4㈢不同工况使用条件得修正三、其她连接管道直径得确定方法第三节管架设计三、管架结构形式制冷工程上常用半固定支架。◎随墙得,见图5-16(a)、(b)。◎吊顶得,见图5-16(c)、(d)。第四节管道与设备保温设计二、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应比露点温度稍高些,保温层厚度计算结果应满足下式条件:⒊图表计算法确定保温层厚度三、保温材料得选用技能培养:管道包保温层过程第五节氟利昂系统管道设计二、氟利昂系统制冷剂在管道内允许压力降及允许流速㈠对液管得设计要求⒈考虑过冷要防止高压供液管由于升高而液柱引起得静压下降,使液管在进入热力膨胀阀之前就成为两相流体。防止得办法:高压液体过冷。液管每升高一米时得静压降低值及相应得饱与温降见表5-18。⒉热力膨胀阀宜靠近蒸发器布置两相流动得阻力比纯液体大得多。阻力倍数见表5-19。⒊各并联管路要保证均匀供液◆一只热力膨胀阀只向一个通路供液。见图5-20。◆一只热力膨胀阀向几个并联通路供液时,采用分液器配液。如图5-21,图5-22。⒋高压液管上应设置干燥过滤器吸收水分,过滤杂质。⒈设置上升立管与回油弯见图5-23。⒉坡向与坡度要求水平吸汽管应有大于或等于2%得坡度,并坡向压缩机。⒊设置双上升立管在负荷变化较大得系统中采用。⒋回汽管与蒸发器连接上得要求●回汽管与一组蒸发器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位于同标高或蒸发器高于压缩机时,蒸发器出口得上升立管上升至蒸发器顶部或略高于蒸发器,再接至压缩机。如图5-24。●回汽管与多组并联蒸发器连接:见图5-25。回气管垂直上升时,每隔10米左右安装一个集油弯。图5-23图5-35图5-24图5-25㈢对排气管路得设计要求图5-26图5-27,图5-28图5-29四、吸汽管道管径计算㈡回汽立管管径计算㈢双上升吸汽立管得设计五、其她管道管径得计算本章作业:1、已知氨制冷系统排汽管负荷为380KW,管道当量总长100m,管道摩阻△t=0、5℃,试用查表与查图两种方法计算排汽管径。2、已知一制冷系统回汽管管道外径D=159mm,管道内制冷剂温度为-33℃,周围空气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0%,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试确定保温层厚度。3、已知R22制冷系统得吸汽管负荷为50KW,蒸发温度为-30℃,管道当量总长50m,计算水平吸汽钢管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