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通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备课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而“备课”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以往的备课行为,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来,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的转换。一、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学习,要思考,更要实践。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即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备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上。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比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备课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课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从每位学生的发展着眼,这正是新课程对教师备课提出的重要要求。三、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但是我们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备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新教材虽然能够设计丰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但有时难免不和适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因地制宜,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处理好文本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尊重文本;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是不是简单的拼凑。2、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新教材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在备课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备课时,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在课前进行了解。如果我们在学期初接到新的班,接受新的教学任务,那么我们就要对新情况进行新的分析。例如,我在本学期担任新的三年级的数学教师,三年级数学是北师大版新教材,我从来没有教过,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把二年的所有教材都找来学习,看看学生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准确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四、重视课后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在以往的备课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前备课、写教案,但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课后再进行教学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老师